第A05版:青年

张江“药谷”传帮带

“行业大咖”当导师助力生物医药青年创新创业

记者 郭颖

本文字数:1781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本报讯 2006年从香港大学博士毕业后,郑保富来到上海,来到张江,与师兄弟一起创办了皓元医药。那一年,他才27岁。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从创业青年到上市公司董事长,18年来,郑保富见证了张江“药谷”的成长。

    昨天,张江“药谷”青年创新创业者联盟在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成立,郑保富作为联盟主席将带领更多青年创新创业者一同成长。

    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位于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基地重点集聚和发展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领域创新企业,被誉为“张江药谷”。

    从1992年张江布局生物医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张江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集中、创新实力强、新药创制成果突出的全球创新引领。集聚14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全球医药10强有7家入驻张江;全球医药20强,在张江设立9家开放式创新中心;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近三分之一将研发布局张江。

    张江集聚近7万生物医药从业人员,在新药研发、工艺开发、质量管理、商业流通等环节集聚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并拥有中国1/4的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院士。

    张江培育的一类新药上市数量达到全国三分之一。目前拥有在研药物品种超过600个,1类新药占比超过50%。创新成果快速涌现。张江研发并申报的16个1类新药,12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创造了全国或全球多个“第一”的纪录。

    “张江药谷已经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一张世界级的名片,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业者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生物医药的青年创业者,要有更多的转变,因为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大多数青年创业者都是拥有技术经验,但是往往对企业运营发展缺少经验。”郑保富告诉青年报记者,生物医药行业是公认的“三高一长”: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长周期。研发一款新药需要15年,投入10亿美元,但是成功率只有3%到5%。

    此番有4位“老张江”获聘张江“药谷”青年创新创业者联盟导师,他们都是“业内大咖”:和元生物的潘讴东、美迪西的陈春麟、华领医药的陈力、宜明昂科的田文志。

    “我们的联盟既有政府部门的关怀,同时又有导师的‘传帮带’,他们会把一些好的企业运营经验,分享给青年创业者,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通过融合提高生物医药创新效率。”郑保富认为,生物医药的青年创业者,往往需要经历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蜕变,联盟将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辅导案例支持,让他们尽快地从科学家蜕变为企业家,从而保障企业运营的成功,为生物医药创新进一步发展做好支撑。

    “作为导师,我们有3个重要的使命。”华领医药创始人兼CEO陈力博士表示,他们将为年轻企业家树立继续创新创业的决心和信心。“眼下产业结构也在发生新的迭代,产业环境发生了大大的改变,我们有非常好的平台,在非常好的人才以及政策环境条件下,这些年轻企业家如何用好我们的产业环境、企业生态,能够让他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获益,迅速成长,这也是我们创业导师的一份责任。”此外,导师们还将扩大青年创新创业者的国际视野,“让他们了解行业在全球不同区域的需求以及创新创业机会,从而真正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主导。”

    陈力坦言,现在的青年创新创业者接触的信息远比20年前多,但是他们用于创新的技术门槛相对也有所提高,这就要求年轻人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心,在创业的过程中敢于参与竞争,敢于突破,要能够建立自己的赛道。

    此番张江“药谷”青年创新创业者联盟实践基地同时授牌,国际医学园区、医疗器械园区、生物医药园区、国际创新港等获得授牌。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5张江“药谷”传帮带 记者 郭颖2024-07-20 2 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