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问政

勇做核电智能化升级“先锋手”

记者 郭颖

本文字数:1824

    作为我国核能发展和核电建设的主力军,中核集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助力核工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黄元媛博士毕业后,来到上海自贸区世博片区,加入了中核集团核电运行研究院,投身于核电建设改革创新发展浪潮中。青年报记者 郭颖

    女生当工程师很酷

    记者面前的黄元媛甜美斯文,不太像一名工科博士,但这个不到而立之年的小姑娘却是个“女汉子”: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大热天穿着长袖工作服、戴着安全帽“下电厂”。

    从本科到博士,黄元媛一直都是学机械专业的,当初选专业也是选择工科,虽然一路走来班上的女生都很少,但她感觉女生当工程师“很酷”,父母也很支持女儿的选择。

    黄元媛博士毕业后,加入了中核集团核电运行研究院,进入运行研究院设备可靠性研究所,从事核电厂关键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相关科研工作。这三年,她与研究院共同成长、一路同行。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核电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智能化升级成为核电发展的必然趋势。”黄元媛科普道。

    在导师的指导下,她参与到多个重大项目,在关键技术攻关中,查文献、走电厂、访专家,抓住问题关键、厘清攻关路线、明确阶段目标,遇到问题深入分析破解。历经多轮的创新攻关,她逐渐从领域新手成长为专业能手,强化了团队协作能力、锤炼了过硬专业本领。

    “核电智能化升级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持,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元媛告诉青年报记者,“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核电发展的无限潜力。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国际竞争愈发激烈,我们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与考验。”

    从一名应届毕业生成长为一名核电科技工作者,黄元媛迅速地适应了工作节奏。因为跟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她刚进入工作岗位就担任理事会项目“循泵齿轮箱故障早期预警与状态监测”的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基础理论分析和监测、诊断算法开发工作,经过不断地对算法和软件平台进行优化,目前项目研发的“循泵齿轮箱故障早期预警与状态监测”系统已经成功地在田湾核电循泵设备上部署应用。

    荣获科创“启明星”殊荣

    运行研究院在中核集团“三位一体”奋斗目标的指引下,以“数据为基、人才为本、创新引领、赋能核电”为指导方针,聚焦核电运维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充分带动集团上下游产业开展“卡脖子”问题攻关,发挥上海核电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努力打造集团公司科研样板。

    虽然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故障诊断与信号处理,但是黄元媛对新兴技术也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接触到光纤MEMS传感技术后,黄元媛立马进行了大量专业知识学习和文献阅读,建立起一定的光纤MEMS传感技术知识体系,再次担任中国核电集中研发项目“核级压力变送器国产化研制”的技术负责人。

    在项目技术攻坚过程中,因为现有技术无法满足核电领域高静压微差压的应用场景,需要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精度,黄元媛从原始光谱角度出发,对光谱解调算法进行优化,达到项目技术要求。黄元媛说:“在核电智能化升级的道路上,并没有既定的模式可供依循,我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去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寻找最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

    在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过程中,黄元媛不断积累项目经验,不断消化吸收核电领域知识。2022年,她先后荣获“中核集团青年英才项目”和“中核集团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殊荣。2023年,她成功获得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扬帆专项,她也是研究院首个获得上述荣誉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同时,她也获得中国核电杰出科创新星、中国核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问政 A02勇做核电智能化升级“先锋手” 记者 郭颖2024-08-05 2 2024年08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