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时代如何守护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学科显然已经一再给出答案,比如今年六月,上海大学与西藏谢通门县共同发起了“上海+谢通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交流联动,团队率先调研了位于当地塔定乡门吉康民宅内的壁画。如今,凝聚千百年文化与艺术精髓的壁画、雕像等珍贵遗产正遭受着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侵蚀,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为濒危的文化遗产注入新的生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使命。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
守护文化是数字化技术的使命
据悉,该项目旨在通过对谢通门县独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全面审视和对谢通门独特风俗文化与人文魅力的深度调研,推动西藏文旅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在格桑罗布老师的带队陪同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主任李谦升及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设计项目导师李依蔓带领团队调研的壁画位于一处民宅,其内四面墙上描绘了12幅满幅的画作,这些壁画已有400多年历史。
古壁画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壁画逐渐褪色、剥落,甚至可能消失。传统的修复方法虽能延缓这一过程,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时,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提供了一条全新的保护路径。在此次谢通门县古壁画的实地考察中,团队通过高精度扫描,将壁画的每一个细节都精准记录。借助三维建模和虚拟展示等数字技术,将这些壁画永久保存下来,使其能够在数字空间中得到完整再现。其实早在三年前,李谦升就带领团队与徐汇艺术馆联合举办藏地文化数字创作营,推动壁画保护工作。
同时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除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数字化技术同样能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在几天内走访了县区代表性非遗项目及旅游资源优势,调研了乃康皮具制作、勉唐唐卡、蓝靛纸制作、藏刀锻制、藏族火镰制作、牛村陶器制作等非遗项目,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谢通门县非遗资源丰富,涉及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俗等五大类共61项。此外,团队还调研了卡嘎温泉旅游小镇与藏文语法改革地欧曲山,实地了解当地需求与文化背景后,将传统文化在现代技术辅助下,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以更广泛的形式呈现。
李谦升介绍,数字化的新技术跟物质文化遗产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一方面,数字化手段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将其背后的文化属性和价值体现出来,让大家更容易接受,还能同时助推当地文旅及其零售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展馆设计、数字化展项等现代设计工作,设计者的灵感也可以来源于传统文化,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数字化在赋能传统文化之时,也能反哺现代设计的过程。
“另外,高校有很多研究课题,比如现在很热门的,利用AI构建知识图谱,我们用知识图谱去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挖掘,让AI深度学习传统文化后形成的非结构化数据,值得不断去挖掘新东西。”李谦升表示,该课题背后所支撑的正是数字人文学科,近年获得了广泛关注。成立于2016年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数据创新工作室在非遗方面的工作,正是从数据的视角重新去审视每一次非遗技艺背后独特的秩序与魅力。最近几年在设计实践、学术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承担了“深圳坪山文化地图志数据可视化设计”“浦江郊野公园数据大屏设计制作项目”“徐汇艺术馆西藏壁画专题展多媒体展示项目”等多个社会实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