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网上的折扣多,还送货上门,挤破头“去书展买书”的时代已过去,可为啥上海书展观众盈门,还是那么火爆? 一些读者对青年报记者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见到偶像很开心”
还在读大学的朱怡可8月15日晚赶到上海书展友谊会堂的时候,三楼会议厅已经不让上去了,因为“日本推理女王”凑佳苗和“中国推理之王”紫金陈的对谈现场已经爆满。保安师傅不让进,朱怡可急得都要哭出来了,这时正好青年报记者要再一次上楼采访,和主办方一顿商量之后,就把小朱也带上去了。
“你知道吗,我太喜欢凑佳苗了,从上一本《告白》开始,就喜欢上她了。”小朱一边对记者表示感谢,一边诉说她见到偶像的兴奋。朱怡说,因为凑佳苗的作品会涉及一些犯罪推理,所以她觉得凑佳苗是一个冷峻黑暗的人,到现在一看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她好幽默、好开朗。”
来书展能看到偶像,是一批读者心中书展存在的意义之一。著名作家王唯铭8月16日晚在书展主会场签售英文版新作《上海建筑传奇》,青年报记者碰到一位读者葛先生。老葛称自己是王唯铭的粉丝,他的书老葛基本上都读过。“我到上海书展来,就是来看看王老师。”
书展上健康讲座最火爆
不能否认的是,很多人是冲着免费“听知识”来上海书展的。凑佳苗和紫金陈的对谈固然很热,但其实书展最火爆的还是那些汇集了众多医学专家的健康知识讲座。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医学专家聊健康热点(复旦大健康科普)丛书”新书首发暨座谈会上来的基本上都是像陈女士那样四五十岁、五六十岁的读者。
这套丛书可谓名医云集,而座谈会上也汇集了各领域的医学专家。陈女士听得很认真,一边听还一边做笔记,“你知道吧,这些专家平时挂号特别难,有的已经不怎么出诊了。所以机会很难得呀!”陈女士见缝插针地和记者聊了几句。她在书展没有买书,但她准备去听几场健康讲座,“要买书,让儿子到网上去买。”
传播知识普及知识,是上海书展的一项使命。每届书展都要举行多达1000场左右的阅读活动。今年书展的健康讲座相当多。除了“医学专家聊健康热点”之外,还有“申康科普面对面”活动,此外还有“大健康工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这些和健康知识有关的活动,总是能够吸引大量读者。
敲图章:打个卡就心满意足了
小红书上有关“上海书展盖章攻略”笔记已经快3万篇,大家就知道今年书展“敲图章”有多火了。其实现在几乎到了无处不敲章的地步,博物馆里有敲章,书店里有敲章,就连不久前的 ChinaJoy也有敲章。书展把这一招拿过来用,虽然不是首创,但也是屡试不爽,确实吸引了大批读者。
读者齐同学大概两年前开始有集章的喜好。他的集章本里已经有几百枚图章了,至于为什么要来上海书展敲章,他说得很直白,因为书展里的出版社最多,每个出版社每个摊位几乎都有敲章,这样一天敲下来收集上百个图章不在话下。“在书展一天的敲章量,相当于过去的半年。”
今年书展上,像齐同学这样,为了敲章而来书展的读者不在少数。“敲章就意味着来书展打个卡,也挺有意义啊。”一位读者说。当然,也有专门的“敲章客”,在敲章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书,于是敲完章就读起书来,甚至还买回家了。这对于书展来说,当然是更有意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