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黄浦江畔,世博黄浦体育园,新裤子乐队唱起压轴歌曲《生活因你而火热》,观众们都站起身一起合唱,这是小红书“马路生活节”落日音乐会的现场。8月30日到9月1日的三天“落日音乐会”将“马路生活节”的气氛推向高潮。随着大合唱歌声飘散,小红书第二届“马路生活节”落下帷幕。
8月23日至9月1日,作为“上海之夏”七大标杆活动之一,小红书第二届“马路生活节”圆满落地。活动期间,超过200场活动在上海街头轮番“上演”,尽显上海多元、开放,富有创造力的城市文化。在此期间,小红书App线上报名活动人数近30万人,线下活动吸引近60万市民、游客参加体验,为“上海之夏”增添新亮点。
小红书社区市场部负责人白板表示,“马路生活节”是小红书社区在线下具象呈现,是社区青年人蓬勃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希望“马路生活节”能进一步促进青年文化蓬勃发展,探索青年消费业态创新,为小红书社区、用户、城市、社会都产生更深、更远的价值。
“共创”200余场活动促城市青年文化丰富多彩
今年“马路生活节”的小马路横跨上海市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杨浦区,主题和活动相较去年更加丰富,涵盖逛吃、爱乐、爱玩、发光、秀场等5个主题。过去的10天,在愚园路、汾阳路、淡水路、南昌路等八条主题小马路上,参与店铺活动和消费并“集章打卡”成为人们排队争相参与的热门活动。
除了集章打卡,小马路上别致的装置设计和丰富的街头活动,也成为新热点。8月27日傍晚,汾阳路上海音乐学院对面一个小小的街角广场,十位小红书的音乐创作者聚集于此,为市民献上了一台“转角音乐会”。
吉他、小提琴、大提琴、竹笛、古琴、唢呐……中与西的碰撞,流行与古典的结合,蝉鸣、汽车引擎与音乐的应和,吸引着附近的居民和行人。送外卖的小哥也停下脚步举起手机拍摄,甚至路过的45路公交车上的乘客也趴在窗户上倾听。
200余场丰富的活动,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一个快乐的夏末。在小红书市场部负责人白板看来,本届马路生活节活动丰富多彩的“秘诀”,是引入小红书社区的创作者、商家、买手、主播、MCN、用户乃至游客一起共创。“大家碰撞创造力,迸发生命力,将马路生活节每个细节合力落地。”
营造真诚有趣“体验式”场景线上线下联动种草促消费
8月23日至25日,8月30日至9月1日两个周末,每当夜幕降临,世博黄浦体育园的“吹吹风市集”开门迎客,一百余家摊位前很快聚满了熙熙攘攘的市民和游客。
“吹吹风市集”主创卓然介绍,市集的“摊主们”基本都是小红书电商、买手品牌和本地生活商家,这次来到市集,除了提升营业额,他们非常希望了解用户真实想法,以及通过有趣的互动,真诚的交流,吸引一批新用户。
市集商家、潮牌“HEADACHE”不放过每一个和消费者沟通的机会,主理人向每个感兴趣的顾客详细介绍品牌理念:“HEAD-ACHE,传递的其实是幽默和调侃自我的年轻人文化,幽默背后是自信,很符合上海青年的气质。”
在小马路,商家们也同样设计了丰富的互动活动,将马路上增加的人流吸引到店铺转为客流。生活方式品牌GOODBAI今年第二次参加马路生活节,品牌方表示,“马路生活节”可以遇见很多真实的人,以比较真诚的方式在各种线下场景和他们产生联系。
线上线下的联动为商家带来了客流和销售量的提升。“马路生活节”主办方介绍,活动期间,主题小马路商户平均营业销量攀升20%~30%,部分商户销量提升达50%。
“这些商家不仅是线下实际的参与者,也是小红书线上社区的内容创作者,他们在线上以内容吸引用户并互动,线下则与粉丝和消费者建立了直接的沟通渠道,增强对产品的信任感。”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王轶说。在他看来,从线上交互,到线下承接,再到线上传播——线上和线下的联动更能促进消费者种草品牌和商品,带来长期消费。 陈泳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