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都市

长风公园下月启动大规模改造

记者 蔡娴 通讯员 王笛

本文字数:1699

    青年报记者 蔡娴 通讯员 王笛

    本报讯 长风公园承载了许多上海小囡的童年回忆,你是否也曾在银锄湖和铁臂山留下过青涩的照片呢?为了进一步优化长风公园的整体景观品质,丰富市民游客参观体验,10月10日起,这座上海地标性公园即将正式启动改造提升工程。

    “西侧商务区蒸蒸日上,南侧随着苏州河普陀段全面贯通,半马苏河公园、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陆续建成开放,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周边客群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张璟介绍,上一次较大规模改造在2009年的长风公园显然无法融入日新月异的城市新景,老旧的设施也不能满足当下市民的新需求,“需要一次整体的改造提升设计。”

    “我们提出的总体设计目标是:保留与延续城市记忆、公园与城市融合、绿化与建筑焕发新貌、功能与设施再生活力。”根据负责长风公园改造设计方案的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项目负责人朱祥明的描述,首先,通过拆除现状围墙及五处公园入口,梳理林下空间使得公园与城市空间无明显界限,推动城市与公园有机融合;其次,公园入口处还将新建立体停车库缓解停车难矛盾,同时完善现有公园园路,将公园慢跑道融入“半马苏河”健身步道,方便市民游客健身跑步;最后,将打造植物特色区域及多处林下活动区域,并布置一批夜景灯光体系,提升市民日夜游园乐趣。

    据悉,改造过程中,无数上海市民记忆中的经典“老三篇”——黑松山、铁臂山、银锄湖将得到全面的更新与改造:黑松山以“儿童友好”的视角重新设计“勇敢者道路”,为青少年提供20余种功能的复合型体能拓展场所;而银锄湖旁的滨水亭廊、码头迎来“改头换面”的同时建设观滨水阶梯看台、阳光沙滩等景观配置;在铁臂山下,还将新建一处兼具滨水平台与游客服务功能的建筑。

    铁臂山前的那一对石狮子,也已于日前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它们作为公园的重要文化符号和独特景观,将会被妥善保护。

    长风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将分两期工程推进,即将公园分为南北两侧改造,采用“一半封闭、一半开放”的开园模式,分两阶段施工。10月10日起,率先封闭长风公园北侧区域,南侧仍开放供市民游客参观。北侧主改造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工,随后启动南侧施工。预计2026年底,长风公园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对市民重新开放。

    [历史]

    长风公园:67岁的城市地标

    园名寓意“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长风公园占地面积35.63万平方米,始建于1957年4月,在筹建时名沪西公园。1958年局部开放时曾命名为碧萝湖公园。在1959年全园开放的前夕,将园名改为长风公园,寓意“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

    长风公园围绕银锄湖而建,该湖占据了公园约四成的面积。湖畔景色宜人,湖面上船只穿梭,湖边亭台楼阁,湖上桥梁横跨,湖心岛屿点缀。与银锄湖相映成趣的还有上海市内第一座人造山——铁臂山,于20世纪50年代建成。银锄湖和铁臂山,这两处坐标得名源于毛泽东诗句中曾写到“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寓意着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此后,长风公园成为上海小囡囡春秋游的必去之地。

    长风公园的总体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风格借鉴北京颐和园风格和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因低挖湖,就高叠山,山体坐北朝南,可眺望湖面。1998年,长风公园被评选为中国百家名园之一。2002年创建成上海市“五星级公园”。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7长风公园下月启动大规模改造 记者 蔡娴 通讯员 王笛2024-09-19 2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