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开幕进入倒计时,青年报记者昨天从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获悉:目前21个保障组(31个工作小组)按照总体方案部署,聚焦新形势和新变量,全力推进270项节点任务,组织开展了1场综合演练和87场专项演练。
青年报记者 郭颖
参展便利化服务精细化
今年进博会保障将聚焦重大活动、重要嘉宾、重点场所、关键节点,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强化城市服务,聚焦“便利化、智能化、绿色化、精细化”,不断提升展客商的体验度和感受度。
突出参展便利化,推出“换发多次入境有效签证”“办理停居留证件”等便利措施,打造“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助力人员出入境便利。海关发布通关须知和支持措施,市场监管部门继续实施“CCC免办”“参展特殊食品临时许可”等支持政策,上海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增设“进博展品”模块,探索开展“展品物流全链条数字化监控”,助力展品参展便利。聚焦馆内固定餐饮商户、重点商圈、重点文旅场所和巡游出租车等“食、住、游、行”重点场景,优化外卡支付设施,改善现金使用环境,助力消费支付便利。
突出管理智能化,在管理端,优化升级海关、交通、市场监管等管理平台,推进相关平台应用场景纳入“进博一张图”,实现数据融合和管理协同。同时,扩大展馆内感知设备部署范围,提升客流监测分析与风险防控能力。
突出服务精细化,完善“固定商户+临时供餐+应急供应”保障模式,确保供需总量平衡的同时,推出特色餐饮套餐,丰富餐饮品类。发布第七届进博会住宿房源信息、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推动进博文创产品、“上海礼物”进酒店。按需招募3700余名志愿者,其中包括法、西、日、韩等小语种志愿者。遴选65名专业律师组建进博会法律服务志愿团队,继续设立4个现场法律服务中心。在展馆内设置6个医疗站,全市指定36家进博会定点医院。
进一步丰富进博会APP、小程序的餐饮服务功能,在现有“线上点餐、线下自取”基础上,今年新增了“预定送餐”功能,缓解就餐高峰期排队长、座位少、就餐距离远等问题。引进法、意等西餐,泰国、越南等东南亚餐饮,提升上海特色小吃馆服务能力,推出进博会专属套餐和小吃套餐,丰富展客商用餐选择。
推动进博会接待宾馆酒店设立进博服务大使,统筹酒店前厅、餐饮、客房等部门,为展客商提供信息咨询、代客预订、投诉处理等服务,帮助进博会来宾协调解决住宿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深入践行“绿色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办展绿色化方面,将聚焦“展位搭建、物流运输、运营管理、绿色餐饮、绿色电力、碳中和”六个方面,将上海无废城市建设的要求融入进博会筹办过程中,深入践行“绿色理念”。
推进创建“无废进博”,推动场馆内“无废进博”创建,将“减废运营”“减废参展”“减废物流”“减废餐饮”“减废住宿”等“少废、减废甚至无废”理念融入进博会筹备的每一个环节,推动固废源头减量、循环利用、无害处理,使“无废进博”成为中国办博的一张名片,成为上海“无废细胞”创建的金字招牌。
推进落实绿色搭建、绿色能源。全面建设绿色展台,展台搭建保持100%的绿色搭建率,100%材料回收率,推动从布展搭建到撤展拆除过程中各类作业绿色低碳化。
华电上海分公司向第七届进博会捐赠绿电绿证10000张(1000万度),实现第七届进博会“全绿电办展”。完成国家会展中心周边650辆新能源环卫车更新,实现国家会展中心及周边清洁作业低碳转型。
推进国家会展中心餐饮商户参与“绿色餐厅”创建工作,推动“小份菜”“燃气安全”“减油、减盐、减糖”等绿色举措。做好反食品浪费的提示提醒,加强反食品浪费各项措施的落实,在餐饮用户设置“光盘行动”承诺牌,通过签名承诺等方式,深入推进“光盘行动”。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餐具、打包盒、打包袋等塑料制品,持续打造进博会餐饮服务“零塑标准”。
继续坚持公交优先、集约出行,保障公交线路全部采用新能源公交车,组建出租车新能源保障车队。依托随申行的绿色出行碳普惠平台,通过绿色积分、碳积分等方式,激励和引导展客商低碳绿色出行。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