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视线

姹紫敦煌,影映鹿的传奇

文/记者 郦亮 图/受访者提供

本文字数:1840

    【文/青年报记者 郦亮 图/受访者提供】

    不久前,上海木偶剧团的海派皮影戏《九色鹿》在江苏苏州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得“优秀剧目奖”。这个奖获得毫无争议,创排于2020年的《九色鹿》甚至有潜力获得更多的全国性奖项。不为别的,就为《九色鹿》那一抹来自敦煌的“国色芳华”。

    要说中国的“国色”,记者很愿意借用考古学家苏秉琦的“满天星斗说”。中国的“国色”犹如“漫天星斗”,这些颜色汇聚起来才是真正的“国色芳华”。

    红旗的那一片鲜红,是“国色”;洛阳牡丹最纯真的红、白、粉、黄,是“国色”;昆曲里的不艳而丽、透着诗性的色彩,当然是“国色”;但同样不要忘了,遥远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那一抹姹紫嫣红,同样是“国色”。      

    “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正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记者去过多次,每次都被那些壁画深深震撼。壁画色彩单独看或许并不出众,但组合在一起却拥有神奇的力量,让纵使再心浮气躁的人都能够瞬间沉静下来,放轻脚步,闭口不言。

    这就是“敦煌色”的神奇之处了。这种颜色给人一种迷幻感,似乎可以洗涤烦恼,增强生活的信念。也因此,“敦煌色”是能够让人上瘾的,就像这次“何以敦煌”展几天不看便心生惦念。

    正因为有“敦煌色”的支撑,由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北魏时期壁画《鹿王本生图》延伸演化而来的海派皮影戏《九色鹿》注定不会让人失望。

    《九色鹿》的故事据说最初来自印度,呈现的是九色鹿坚守初心、从稚嫩小鹿蜕变为神鹿的成长历程,故事蕴含了很多关于真善美的真理。但是九色鹿的颜色应该是中国本土原创。因为创作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那些无名画工,据考证有不少都是中原的匠人。他们创造的“敦煌色”是毫无疑问的“国色”。

    九色鹿,顾名思义,就是这只神鹿集九种颜色于一身,包括了白、蓝、黄、橙、红、紫、绿、青、黑。按照一些专家的研究,这九种颜色绝不是“拉郎配”,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了一种特质。比如白色象征着纯洁和善良,代表着九色鹿的高贵品质。蓝色代表着神秘与梦幻,体现了九色鹿的神秘色彩。红色象征着力量,代表着九色鹿的强大和活力。即便是黑色也是有讲究的,它象征着深邃,代表着九色鹿的神秘和不可预测。

    这九种颜色组合在一起,确实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而且这种“化学反应”是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回到“国色芳华”,这“芳华”二字其实就是一种“美好的多元”。九色鹿的这九种颜色是多元,当然也很美好。所以,以九色鹿为代表的“敦煌色”不可谓不是“国色芳华”的典型。

    这也正是记者十分看好《九色鹿》这部海派皮影戏的一个最基础的原因——颜色选对了,作品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更何况,《九色鹿》还远不止九种颜色,其他皮影人物各有缤纷色彩。此外,还有画面颜色、灯光颜色等。也就是说,整部作品大概有几十种颜色。要让这些颜色多而不乱,完美融合,这对作品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据了解,通过在创排过程中的反复试验,技术人员打破了皮影灯白色光的固有模式,使用有色和可调控分区光源,不断尝试调整三者之间的对冲效果,使画面呈现达到完美平衡,还可以根据剧情需要将表演画面分段控制营造气氛,成为该剧的一大技术革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作者“调配”出了新的“敦煌色”,所以也有人称《九色鹿》是“源自于敦煌,胜之于敦煌”。

    没有一个人敢说所谓“国色”已经完全固定下来。起码在戏剧的舞台上,艺术家正在不断创造出新的“国色”。但无论如何变化,“国色”都是基于五千年中华文明,这个根子不断,而其上的苍天大树还在不断发展和延伸。这恐怕正是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生命力的体现。即便很多年之后,人们看到今天的“国色”也依然倍感亲切,就像我们看千年之前的“敦煌色”那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视线 A07姹紫敦煌,影映鹿的传奇 文/记者 郦亮 图/受访者提供2024-10-20 2 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