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向前进 博青春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这群“小叶子”为中国馆荣耀讲解

记者 刘昕璐

本文字数:2005

    进博会国家展中国馆的讲解员。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如果你仔细观展,进博会国家展中国馆的讲解员有点不一样,女生讲解员的服装是湖蓝色裙子加白色西装,男生是纯黑西装套装。他们仪态大方,可随时流畅切换双语讲解。

    这里,除了专业讲解员,还有10名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小叶子”。这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连续第四年承担商务部在中国馆专题展的讲解任务。“四年来,我们学校共向国家展中国馆输送了42名学生讲解员,还收到商务部的感谢信。如今,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每一名讲解员都立志不辱使命、再创辉煌。”专题展学生讲解员、此次队长黄硕琦坚定地说。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讲解员熟记万字讲解稿

    本届进博会中国馆的主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谋世界发展繁荣”,全馆共有六个篇章,全篇章讲解大约有万字的讲解稿。

    在黄硕琦看来,专题展讲解员走出去,就代表着学校的形象,特别是身处中国馆,那就更是时时刻刻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对于讲稿,大家反复认真打磨,并根据现场情况不断完善。

    “从拿到确定版本的讲稿到正式讲解我们一共只有3天的时间,唯一一次的进馆实训也是在正式上岗的5天前。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熟悉理解近万字的中英文讲稿并熟记点位对我们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在踩点时还尽可能多的拍摄视频,之后通过不断无实物演练点位的方式熟悉讲稿和走位。我们还在校内组织了几次集中的背稿和讨论,一同查询资料、探讨和研究讲稿中的文字表达和展品介绍,充分了解讲解内容,做好充足准备。”她回忆着说。

    对黄硕琦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是《黑神话·悟空》。“我身边有许多同学也在玩这款游戏,这个游戏的介绍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另一方面,这一部分的讲解对于我的走位是比较有挑战的,因为展位关系,我需要控制观众的速度,压住步子,在不断演练中,我的讲解能力也获得大幅提升。”黄硕琦开心地说。

    细微处共鸣自信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研究生邓静雯,对中国馆情感更深,这已经是她作为“小叶子”参与中国馆专题展讲解工作的第二年。“我们学校已经连续四年承担商务部在进博会的讲解任务,能够代表学校参与这一国家级平台,既是我的荣幸,更是我的成长之路。”

    今年新的展区布置和不断更新的讲解内容让小伙伴们面临更多挑战。向前辈请教,学习走位和讲解技巧,力求精益求精。这不仅是语言和知识的锤炼,更是心态和应变能力的提升。一次次调整让邓静雯深刻体会到,“讲解员”的蜕变不仅仅在台前,更在幕后。恰逢盛会,当再次站上讲解台,心中满怀荣幸与自豪,她默默给自己打气:一定继续以最好的状态展现风采,讲好每一个中国故事,传递每一份自信与光荣。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邓静雯的老师曾经告诉她,要练好“脑瓜子”“嘴皮子”“笔杆子”,而进博会给予了她这样一个平台去全面提升自己。从去年讲解内容提到的“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到今年讲解内容中的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模型、嫦娥六号模型、“奋斗者”号模型、5G智慧工厂模型等等,无一不让她联想到“新质生产力”。国家的创新成果让她倍感自豪,也让她深刻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仅要讲好这些故事,更要让观众从细微处共鸣中国的自信与力量。

    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邓静雯上岗讲解以来,最难忘的一次要属在讲解休息间隙去泰国馆参观遇到了一位泰国工作人员。她惊喜地认出自己是中国馆的讲解员,还夸赞她讲解自贸区部分非常专业,甚至表示进博会结束后要到滴水湖去逛逛。

    “这让我感到惊讶,更是荣幸,因为我的讲解不仅让观众了解了专业知识,还吸引了他们去探访上海、感受中国。这让我意识到,自己正是在不断地讲解实践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讲述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架起了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邓静雯开心地说。

    对此,黄硕琦也有同感。她所在的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有一个目标就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往日,这句话对她而言更多的只是抽象概念,但进博会讲解员的工作让她深刻体会并践行了这句话。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向前进 博青春 A03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 刘昕璐2024-11-09 2 2024年11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