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青年

青年时评|当人生低谷邂逅“清澈之心”

评论员 陈嘉音

本文字数:1414

    □青年报评论员 陈嘉音

    当你正值人生低谷,却遇到了“最清澈的一群人”,会发生什么事?

    在河南郑州的一个大学校园外,卖红薯的宋大叔带着19岁智障儿子,每天推着装满红薯的车,需要走上两个小时的路程,才能来到学校门口售卖。被学生得知后,大家自发组织、在群里纷纷呼喊:“校门口那个大叔来了,快来买红薯!”就这样,数以千计的大学生自发排队支持卖烤红薯父子。

    无独有偶,福建理工大学附近的“浙江锅盔”小摊突然排起了百米长队。原来“锅盔大叔”的老伴生病,每月治疗要花费1万多元。大叔的经历被大学生们知晓,大家纷纷排队购买锅盔,用行动来支持他。

    特别喜欢网络上一句话: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人缝缝补补。前半句是对现实世界略带悲观的描述。它可能指的是社会的不公、环境的破坏、人际关系的疏离,或者是人生中的挫折和困境。这些问题使得世界看起来像是被撕裂、被磨损,充满了不完整和缺陷。

    然而,后半句则是一种积极回应。尽管世界充满了问题,但总有人愿意站出来,用自己的双手去修复它。这些人可能是不起眼的普通人,可能是充满理想的志愿者,也可能是每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改善自己和他人生活的大学生。

    面对锅盔大叔坚持“加量不加价”、婉拒捐款,同学们在群里留言:“叔,我很能吃,你敞开做就行。”这种尊重,这种清澈,显然都来自他们看世界的善意。

    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购买红薯已超越了满足口腹的基本需求,但表达了他们对那位父亲与儿子辛勤付出的理解和支持。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超越了简单的买卖关系,展现出充满温情的画面。

    谁说00后不行的?这些00后可太行了。面对记者采访,有一个大学生说:“无论排多久都会排下去,为了证明我们不是最差的一代。”我们不可否认,相较于那些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打工人,大学生依然置身于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之中,享受着一段较为纯粹与理想的学习时光。但是他们仍然选择看到世间更广泛的真实与痛苦,愿意用行动去传递正能量,让温暖之风席卷更广阔的社会。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也看到了大叔以善意回应善意。11月11日,“锅盔叔叔”胡伟光将9日锅盔摊收入约6000元,捐赠给四川烧伤的任先生一家,将爱心传递下去。他说:“社会各界那么关照我,我应该也尽我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福州是一个有爱心的城市,我想把这份爱心向社会传递。”

    互释善意的举动,也传递了一种信念,即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改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持续不断的努力。它鼓励我们面对世界的缺陷时,不要绝望或放弃,而是要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善和修复。

    和谐社会需要善意的行为来构建。前阵子,“因为他善”成了一切问题的无厘头回答。但在此事件中,我们还真能套用一下这个万能公式:为什么大学生排队买红薯?因为他(她)善。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3青年时评|当人生低谷邂逅“清澈之心” 评论员 陈嘉音2024-11-14 2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