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M西岸梦中心自亮相以来,游客络绎不绝。在社交媒体的热议中,与打卡好评相伴而生的,还有一份“西岸梦中心厕所攻略”。开业初期,不少年轻游客曾在社交平台上纷纷吐槽,称西岸梦中心的厕所数量少、空间小,甚至男厕所前也时常排起长龙。
近日,记者前往西岸梦中心实地走访后发现,“男厕排队”的现象已经大为改观,游客的体验感已经提高不少,“听劝”商家也表示将新增厕所数量,并设置更为醒目的提示牌。
实习生 张振宇 孙思毓 青年报记者 马鈜
窘迫
高峰期店员都不敢去上厕所
曾经的亚洲最大水泥厂,摇身一变成了西岸重磅滨水新地标,西岸梦中心凭借着滨江沿岸的旖旎风光和独特体验,开业即成焦点,吸引无数年轻游客竞相打卡。
在小红书上,关于“西岸梦中心”的笔记已超2万篇,其中“美食”“City Walk路线”等词条热度颇高,但与之一起高频出现的还有“如厕难”的话题。
“很多家长带孩子排队排得急死了”“设计有问题!地方太大,又分散,路标都不清楚”“找厕所太麻烦了,跑到隔壁影城排队也很长”“难得有个厕所能同时惹男人和女人都生气”。
一点开社交媒体上的“劝退帖”,种种吐槽纷至沓来。厕所标识不明,数量少、空间小、排队长等问题被屡屡提及,年轻游客的不满主要集中于西岸梦中心的厕所设置不合理。
作为大型开放商区,西岸梦中心内有96家商铺,8个厕所。地面一层作为该商场人流密集的进出口,无论是从道路一侧进入还是从江边的亲水平台进入,这里都是大部分游客率先抵达的区域。但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该层部分厕所仅有一处坑位,坑位过少无疑给游客带来了诸多不便。
此外,各栋楼二层虽均设置了厕所,但坑位“捉襟见肘”,空间也较为狭小。如厕游客人数较多时,等候的队伍难免会挤占原本就狭窄的走道空间。甚至有游客用“怨声载道”描述当时的排队场景。
这样的情况同样令入驻的商家苦恼。一位店铺员工表示,自商场开业以来,厕所排队已是常态。在这里,无论男女厕所都得排队,这也导致他们在高峰时段根本不敢离开店铺去上厕所。
改进
商家正努力解决“上厕所难”
作为新开业的潮流地标,西岸梦中心的管理方颇为注重倾听年轻人的声音。网络上流行的“听人劝,吃饱饭”“把好流量变好留量”等话语,在这里的“如厕难题”上得到了别出心裁的诠释。
11月上旬,西岸梦中心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他们梳理了商场8间厕所的具体位置,重新规划路线,并附上图片指引。帖子中写道:“那些急匆匆穿梭在人群中的寻厕瞬间,是时候成为过去式了!”
然而,这一举措并未赢得广泛认可。多数网友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短期内解决如厕难题并不容易。“谁会在网上找厕所?关键是现场的标识得醒目”“坑位太少是硬伤!”“现场指示牌得多放些”等评论填满了留言区。
西岸梦中心并未止步于口头承诺。记者实地探访时发现,不少坑位较少的厕所门口都增设了醒目的提示语,指引游客在排队时如何迅速找到最近的卫生间。记者按照指引尝试寻找,步行时间大多在1至4分钟之间。
一位商场的环卫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缓解厕所排队的情况,商场正在修建新的厕所。如5号楼新增了8个坑位以缓解排队压力。此外,厕所门口醒目的黑色指示牌也是近日新增的。
这两项措施实施后,该周的排队情况已有所改善。
延伸
上海积极推动“智慧寻厕”
小公厕里折射大民生,不仅能够反映出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更能体现出城市管理的温度。
如何科学地配置厕所比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明确规定,人流密集场所男厕位与女厕位的比例应不低于2:1。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在2022年发布了《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公共厕所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在交通枢纽、商业区、旅游景区等人流集中区域,男女厕位比例不宜低于1:2或1:1.5,并探索设置“可变式厕位”,灵活应对女性如厕高峰。
为破解厕所排队难题,各地正积极尝试新举措。除合理调整厕位比例与数量外,智慧厕所的推广亦成为新趋势。2021年,“上海智慧寻厕”在随申办中上线。如今,游客只需轻轻一点,即可根据自动定位迅速查找周边公厕信息,包括公厕名称、地址、所属区域、开放时间、是否包含第三卫生间等,并附有详细的导航线路,即便是西岸梦中心这样的热门区域,也能轻松找到最近的5处环卫公厕,大大提升了如厕便利性。
[记者手记]
解决人民群众需求
才是真的“听劝”
俗话说“人有三急”,对于这句俗语,相信所有人都有共鸣。
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大家都羞于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内急”的需求,这也是长期以来,厕所都和脏、乱、差、少、偏挂钩的原因之一。但真的当人面对“内急”又苦于找不到厕所的窘境时,忍一忍换来的或许并不是风平浪静,而是“波涛汹涌”。正视厕所问题,让如厕可以方便、快捷、干净地解决才是根本之策。
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听劝”的含金量正在逐渐上升,群众之所以喜欢“听劝”的商家,就是因为它们可以满足自己最朴素的期待。火遍全网的湖南理发师李晓华、为了招待“南方小土豆”而改变自己习惯的哈尔滨商贩、一个又一个把设计部开在评论区的电商老板们……这些商家无一例外地都在用行动践行着“顾客是上帝”的至理名言。
听劝的除了商家,还有各地文旅。当下,文旅领域越来越“卷”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各地从线上到线下都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连厕所也被迫“卷”了起来。
今年6月,“上海公厕24小时开放网友吵翻”的话题登上社交媒体热榜。在评论区中,大部分网友都认为,合理配比的开放其实是一种人性化的举措,毕竟人的生理需求不会因为公厕的关门而消失。适时、适量地将公厕24小时开放,不仅彰显了城市的温度,也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句话落到了实处。
文旅“卷”的不应该只是富丽堂皇的外表,看不见的东西也要“卷”起来。毕竟能切实解决老百姓的需求,能够让互联网社交软件上的青年人感觉到被重视,那才是真的“听劝”。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