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过“西郊达菲”“潦草男明星”?近日,上海动物园的棕熊军军走红网络,不少游客都慕名前来。不过这股“泼天的流量”也让军军的“奶爸奶妈”们有些苦恼。只因有的游客因爱而投喂,却不知这种“爱意”,却让动物们“难以承受”。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实习生 张振宇
人气爆棚 “潦草男明星”火出圈
打开社交媒体,“西郊达菲”的话题浏览量已经超过84万。这个上海动物园的网红“男明星”军军,身上裹着一层棕色皮毛,看起来毛茸茸的,一双古灵精怪的大眼睛配上圆滚滚的身体,萌到不行。又因为它的外表和迪士尼好友“达菲”很像,所以被称之为“西郊达菲”。而它过于“潦草”的毛发、憨态可掬的“E熊”性格,更让很多人戏称之为“没洗澡的萨摩”,用各种昵称、热梗来表达喜爱。
11月16日,记者来到上海动物园,实地感受了一把军军的人气。
快到棕熊展区时,隔着十几米就能不断听见有人在喊“军军”,游客的应援声此起彼伏。因为人比较多,游览区域的保安哥哥尤为忙碌,不断来回巡逻,举着手中的喇叭提醒大家文明游览,排队有序观看,不要投喂,一边还有不少志愿者帮忙。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展览军军的棕熊展区,包括不少其他动物游览区域,都在醒目的位置设立了多块禁止投喂的警示标语。每个区域的保安和志愿者也都会不定时地用喇叭播放提醒语,不断劝阻游客不要投喂。
埋下隐患 投喂美食让动物难以承受
军军走红,带来了人气,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棕熊这种动物,但游客们投喂的零食却埋下了隐患。
记者从上海动物园获悉,乱投喂问题在国内各大动物园里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每逢佳节人流多的时候,有些展区就会成为投喂的“重灾区”。部分游客会与饲养员或者劝阻投喂的志愿者“躲猫猫”,你在这里管,那我就去别处喂。尽管动物园在节假日和双休日投入了很多的人力,仍旧很难完全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对于游客来说,投喂其实很方便,我们稍不注意,游客就可以把食物丢下去。但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时时刻刻盯着游客,一旦发现游客手里有吃的东西,我们就会上去劝诫,有时候也会‘误伤’,人家只是自己吃的,搞得我们也有些尴尬。”一位保安无奈笑道。
11月14日,上海动物园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劝阻投喂二三事|棕熊宝宝“军军”初长成》,文中直言不讳地写道:“投喂是最虚伪的爱。”这篇文章就出自上海动物园的一位劝阻志愿者王健。
他在文中写道,“众所周知,上海动物园熊山展区一直是游客投喂的重灾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熊山的几只大熊们经常会吃到各种两脚兽们所谓的‘美食’,比如薯片、饼干、面包等。长期的随意投喂已经致使熊山大熊们产生了严重乞食行为,一旦有游客拿出食物,大熊们就会风风火火地跑来等待投喂,这对它们的健康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园方声音]
乱投喂会对动物产生诸多伤害
记者从上海动物园获悉,除了极少数人存在着戏弄动物的心态,大部分游客投喂动物,初衷都不是恶意,而是表达喜爱。有人扔了一次之后,发现动物会过来吃,就觉得它们喜欢,或是觉得它们没吃饱。“他们会把动物当成自己的宠物,却忘记了,虽然在动物园里,但这些动物本质上大部分还是来自大自然的野生动物,需要科学的饲养。”动物专家告诉记者。
游客投喂动物会带来哪些危害?首先对于动物来说,经常投喂,容易让动物形成乞食等非自然行为。说得通俗点,动物表现出类似人的讨要行为,会让一些人觉得很可爱,但在自然状态里的野生动物,是不可能这样与人互动,对于野生动物们来说,这不是正常的动物行为。
“现代动物园,终极的目标都是更好地保护动物,通过展示等手段,其实也是向人们科普动物们的习性,并让人们懂得如何保护大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在上海动物园,各个展区都会通过各种模拟自然环境的丰容行为来帮助动物们保持原有的自然行为和生态,避免产生刻板行为,而饲养员喂食也会有一套科学的方式,避免动物产生乞食等现象。而游客的喂食,则会造成反效果。“尤其是像军军这样才10个月大的幼年棕熊,正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时期,更要注意避免养成乞食行为。”
此外,人类的食物虽然色香味俱全,但会破坏动物的营养平衡。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饮食结构,动物园有专业的“动物厨房”,为动物们提供了营养均衡的食物。游客所提供的食物并不一定符合动物的食性,比如金丝猴和黑叶猴,在野外,它们食谱中树叶类的占比要达到80%左右,所以即使是水果,也不能多吃,但很多游客觉得猴子喜欢吃水果,就会经常投喂水果,反而造成营养失衡,扰乱饲养计划。有些食物会导致动物出现高血糖、腹泻、肠梗阻等疾病。
[TA们在行动]
招募志愿者团队发展劝阻小帮手
记者了解到,上海动物园每年都会招募热心人士成为志愿者。在招募的科普志愿者中,有4个常态化服务项目,25个服务岗位,常年活跃的志愿服务人数在500人左右,而其中有一部分就属于劝阻志愿者,会针对游客乱投喂现象严重的狒狒山、熊山、乡土动物区等十多个动物展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劝阻投喂,传递和纠正错误的野生动物保护行为。
今年上半年的志愿者招募,最终共有125位加入劝阻投喂及科普讲解团队,以中青年为主。王健就是今年新加入上海动物园科普志愿者大家庭中的一员。
他表示,今年7月,他第一次在熊山参加志愿服务时遇见了军军,也喜欢上了这个“熊孩子”。但在熊山的服务经历让他切实体会到了劝阻投喂工作的难度。很多时候志愿者会远远地礼貌劝阻,以免引起游客反感,但常常被游客当耳边风。“投喂人群中,老年人和亲子是主力军。”王健表示,他们经常需要三番五次的不停劝阻,甚至走到身边去阻止,才能制止游客投喂行为。“所以我们对游客的投喂劝阻非常需要耐心和细心。”
不过他也发现,不少孩子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小帮手,会告诉家长不能乱投喂。“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给他们送上可爱的小贴纸,也会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方便我们再做一些进一步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