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问政

“颜值”不可少“硬核”不能缺

杨树浦水厂“变身”展现“人民城市”创新实践

记者 刘晶晶

本文字数:1901

    苏州河变身休闲好场所。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昨天上午,杨树浦水厂迎来了一群专家。在百年文物里修水厂,是什么体验?这个问题让专家们也感到好奇,也让这些刚刚参加完2024年世界城市日边会活动暨城市基础设施创新发展研讨会的专家们专程前来一探究竟。而杨树浦水厂的“变身”正是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焕新的一次创新实践。

    老水厂“变身”展现城市建设创新

    近年来,在杨浦滨江带北侧,拥有140多年历史的杨树浦水厂正悄然“变身”,由上海市政总院总承包实施深度处理改造建设,计划分四个阶段逐步完成深度处理改造项目。

    杨树浦水厂是我国第一座地表水厂,因独特的建筑风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单位和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在文物里修水厂,这还是破天荒头一回。既要保留老水厂的“颜值”,又要打磨新水厂的“硬核”,二者都不简单。

    在精雕细琢的同时,设计团队探索新科技,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和BIM技术,进行数字化逆向建模和仿真模拟,融合原位拆建、高效综合和见缝插针,将功能复合紧凑、上下叠合为一体,打造出文保型、节地化改造的典型案例。目前,两座老旧的沉淀池已按计划顺利拆除,崭新的平流沉淀池正拔地而起,陈旧的砂滤池正“换颜”炭滤池,百年水厂正重新焕发旺盛生命力。

    据介绍,今年迎来七十周年华诞的上海市政总院,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城市给排水设计结缘。1954年11月25日,在上海圆明园路133号,国内最早从事给排水工程设计的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局上海给水排水设计院正式挂牌成立了,它正是市政总院的前身。

    从20世纪50年代起,全国众多给排水重点、重大工程的设计与建设都是由市政总院主导参与,创造出无数个全国“之最”。如苏州河从最初人们避之不及的污臭黑水,到现在成为游船赏景、赛舟健体、滨水游憩的休闲好场所。这一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耗费30年时间,正是由市政总院主持设计。

    如今,一批青年人才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中坚力量,也在践行着“人民城市”理念。上海市政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亮介绍说,70年来,市政总院人员规模从80年代不足600人发展到6000人,营收规模从2003年不足10亿元,到去年达到135亿元;以工程项目造福民生,累计完成3万余项各类工程勘测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国际项目遍布30多个国家;创新成果累累,累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余项,专利达到3000余项。未来,市政总院还将聚力发展绿色化、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继续为世界城市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上海“人民城市”实践成果累累

    “上海在我国城市建设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水厂就诞生在上海。总书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首提地在上海。联合国首部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上海奖在这里。上海城市建设的辉煌历程,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11月23日下午在市政总院举办的城市基础设施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司长胡子健这样表示。

    今年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5周年,也是“世界城市日”设立10周年。“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年来,上海始终把人民城市理念贯彻落实到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从“一江一河”到“一老一小”,从成片旧里到公共空间,种种实践都给出了掷地有声的答案。会上发布的一套新时代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丛书就集中呈现了近年来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所取得的成就。

    而此次以“生长的城市,更新的美好”为主题的研讨会,则更聚焦于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会上,胡子健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6%,城市道路的建设里程达到56万公里,轨道交通里程达到1.09万公里,全球地铁里程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国占有九个。城市的供水普及率、城市的燃气普及率均接近百分之百。地下综合管廊全国累计建成了5100公里,规模居世界首位。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问政 A03“颜值”不可少“硬核”不能缺 记者 刘晶晶2024-11-25 2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