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好声音”为城市赋能“金点子”为民生加温

2024年这些民生项目均出自人民建议征集

见习记者 朱彬

本文字数:2128

    主题展展墙上陈列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数据以及“金点子”案例。青年报见习记者 朱彬 摄

    青年报见习记者 朱彬

    本报讯 昨日下午,“共‘建’人民之城‘议’起点亮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大家谈”活动正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此次活动与“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同步开展。活动展现了市民群众踊跃建言,部门积极纳谏的实践故事。

    走进主题展,展墙上陈列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数据以及“金点子”案例。2020年7月17日,市信访办挂牌市人民建议征集办,成为全国首个省级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构。今年是市征集办挂牌成立五周年,自成立以来,共收到群众建议超过34万件,重要建议采纳率达98.5%。

    优秀人民建议获得者陶丽萍的照片出现在第二个展区的风采墙上。自2015年递交第一份建议以来,陶丽萍共提交了153条建议。不久前,陶丽萍又酝酿了一个好想法:联想到上海近期发放的餐饮、体育、旅游等各类消费券,她建议可研究发放文化消费券,让文化消费更加惠民、更聚人气,既要有年轻人喜欢的沉浸式演出、音乐剧等,也涵盖戏曲、舞剧等受老年人欢迎的品类,让更多老百姓走进剧场、演艺空间、书店等,感受文化消费新体验。对此,她也总结了一些提建议心得,“不要错过身边的小事,把抱怨落笔转换成建议。”

    卫百辛集团副总经理孙薇现场分享了杨浦区凤南一村城市更新项目的故事。在项目开始前,她认为这个项目想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一是源自群众对新政策的不了解。群众会疑惑,为什么是更新而不是动迁或者征收? 二是源自更新项目情况复杂。凤南一村分为85个门栋,涉及居民1813户、128种房型。

    那如何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呢?“小区的事情小区居民最了解”,孙薇认为,必须强调主观能动性,发挥主人翁精神、鼓励人人参与,把大家动员起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自项目开始,集团便开展了历时150天的“人民建议”大征集,记录反馈居民的建议意见。经过广泛建议征询,他们反复修改房型的设计图纸,修改次数不下10次,房型也从9种扩展至20种,最大程度保障了房型结构的相对公平。活动现场,凤南一村居民代表也对最终的更新方案表示“非常满意”。

    不少来沪奋斗的青年人也发挥出主人翁精神,为市征集办提供了不少“金点子”。外卖骑手卢红从老家陕西西安来上海8年,从事外卖工作7年多。今年7月下旬,卢红注意到,社区食堂面向社会开放,而且价格实惠、干净卫生,但大多到下午1点就打烊了,而骑手们下午一两点送完餐后很容易错过就餐时间,大多骑手中午只能随便应付一口。在生活驿站看到市征集办的海报后,便建议社区食堂延时服务,让骑手们也能安心吃上热菜热饭。8月1日,奉贤区部分街镇社区长者食堂便已实行延时试点,开放至下午2点半。卢红关于“社区食堂延时服务”的“金点子”故事还登上了《人民日报》。

    不久前,卢红又提供了一条建议:骑手们平时走街串巷,能顺带发现哪里电梯坏了、哪里花盆架松了等问题隐患,希望政府搭建一个平台,方便骑手及时上报问题,并让责任部门及时关注解决,为社会治理贡献他们的力量。奉贤区征集办、奉浦街道和相关部门面对面听取建议后,通过微信群等平台,收集他们上报发现的问题。他在台风日送餐时发现一些店铺招牌不太牢固,拍照发送至微信群。随后街道及时处置,解决了安全隐患。“自己提的意见得到政府部门采纳之后,感觉特别暖心,对这座城市也有了很强的归属感。”他说。

    而对于职能部门而言,民意的重要性何在? 市住建委黄浦江苏州河发展协调处副处长陈丽红总结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可以吸收更多的管理智慧。今年元旦,苏州河梦清园实现了24小时贯通,这项工作最初也是来自市民汤啸天的建议。她透露,针对市民提出的关于滨水驿站延长开放时间、增设轻餐饮、增设储物柜、便民包等诉求,他们正在推动将100座驿站功能提升工作纳入明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此次活动还邀请了生活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对于现有人民建议征集渠道,塞尔维亚留学生菲利普现场建议,可以进一步面向外籍人士,为看不懂中文的外籍人士开辟外文渠道。作为一名生活在上海二十多年的外籍人士,他也希望为上海贡献一份力量。他表示,自己和其家人都曾为上海提出过建议。

    对此,上海市党校教务处处长、教授赵勇回应,面对国际化形式,我们欢迎外籍人士参与提供“金点子”,未来会考虑完善提建议方式,为外籍人士提供渠道。在未来人民意见征集过程中,赵勇还提出了四个“一”方向:一个不能少,一块不能缺,一刻不能停,一丝不能松。一个也不能少是指将全民纳入到人民意见征集过程中;一块不能缺是指意见征集应涉及方方面面;一刻不能停表示不断改进征集工作;一丝不能松是要时刻准备接受建议。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要闻 A02“好声音”为城市赋能“金点子”为民生加温 见习记者 朱彬2024-11-25 2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