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青年

彭浦小镇摄影陈列馆开馆

青年摄影师在此共绘光影梦想

首席记者 范彦萍

本文字数:2347

    “潮影荟”彭浦小镇摄影陈列馆。

    班智超。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范彦萍

    “大家好!欢迎来到‘潮影荟’彭浦小镇摄影文化陈列馆。‘潮影荟’是彭浦镇精心构建的一个集摄影艺术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平台……这里是一个多样活动的举办地,是摄影艺术、摄影师以及摄影爱好者交流的艺术交流社区。”昨天,“潮影荟”彭浦小镇摄影陈列馆正式揭幕,当讲解员的是上海大学的大三学子班智超,他也是新推的“影像未来”青年摄影师扶持计划的20名受益者之一。据悉,未来加入扶持计划的青年摄影师将接受大咖级摄影导师的培训,还有机会在摄影文化陈列馆临展区开设属于自己的摄影个展。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00后大学生从小学起就爱上摄影

    打算学成后为长辈拍照

    上大自动化专业的班智超是不折不扣的理工男,但因为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学一年级起他就拿起了相机,爱上了镜头里的世界。

    小学三年级时,他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在冬日的家乡新疆库尔勒拍下了天鹅展翅的影像,这张照片荣获全国中小学生摄影比赛一等奖。

    中学时期,班智超加入了学校的摄影社团,带着相机拍摄同学老师的人像成了紧张课业之余的放松一刻。

    他对摄影的酷爱一直延续至今。前不久无意中看到彭浦镇推出了“影像未来”青年摄影师扶持计划,正在招募年龄在18-45岁的青年摄影师,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

    在招募面试的时候,班智超拿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杰作,“这是我在2023年参加军训时拍的照,我把军训日常调整成海报,海报中每个人都是人生电影的主角;这是我在今年暑期自驾的时候拍摄的风景照片,行进过程中能看到沙漠、山谷、百里丹霞、高原风雪等美景;这是我今年年初在春运过程中拍到的各种服务人员的人像……”

    从百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加入青年摄影师扶持计划,成为20名幸运儿之一。班智超充满了憧憬,“此次加入计划的青年摄影师除了有两位是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外,还有18人是和我一样来自不同行业的素人摄影师爱好者。摄影在于多看多练,每个人发现美的视角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平台,我希望向同龄人、前辈们学习更多经验,不断提升自己。”

    班智超向记者透露说,其实自己钻研摄影技术还有私心。对人像拍摄格外感兴趣的他希望寒暑假回老家时,能给爷爷奶奶拍更多照片,能记录家乡的不断发展,让更多人知道他的家乡。“毕竟,摄影是为了记录生活。用相机记录身边的人,留下宝贵的记忆,记录城市变迁不正是摄影的意义吗?”

    青年摄影师可获名师指导

    还将与其他艺术家跨界合作

    谈及推出“影像未来”青年摄影师扶持计划的初衷,彭浦镇社会工作办主任王俊芹表示,这是源于彭浦镇与摄影悠久深厚的历史渊源。

    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彭浦公社是上海重要的“蔬菜基地”和“工业基地”,因此经常有外宾过来参观。为了接待外宾和记录历史资料,彭浦公社购置了一台海鸥4A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这台相机不仅吸引了文化站里对摄影感兴趣的青年农民,也点燃了他们对摄影的热情。

    四十多年来,彭浦镇摄影创造了全国“四个第一”的佳绩。从全国首个农民摄影展,到第一本农民摄影画册,再到海外办展的壮举,以及全国第一批获得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不仅如此,彭浦镇还凭借摄影多次获得区级和国家级荣誉,六次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彭浦镇的摄影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流淌不息,历经四十余载的洗礼,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摄影才俊。此次我们推出了青年摄影师扶持计划,是希望能挖掘和培育新一代摄影人才,传承和发扬摄影文化。”王俊芹说。

    记者了解到,入选该计划的青年摄影师将享受专业的扶持,包括将由知名摄影师与行业专家担任导师提供专业指导;每年参加专题讲座,由行业专家深入解读摄影历史、流派及市场趋势等;每年可参加一次采风活动,覆盖城市风光、自然景观、人文纪实等多种题材,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实践指导;参加座谈会、圆桌讨论、工作坊等聚会;优秀摄影师有个人展览机会,并提供展览策划、布展等全方位支持,同时在“潮影荟”彭浦小镇摄影陈列馆五楼临展区以及彭浦镇摄影艺术节官方网站、社交媒体上展示其作品集。

    伴随权利的也有相应的义务,入选青年摄影师在享受扶持的同时,也需履行一些职责和义务,比如定期参与技术提升课程,同时每年至少主导或参与两次摄影教学活动;积极参与摄影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摄影展览、讲座、研讨会等,并协助项目组策划和组织相关活动,注入创意资源;提交个人作品,参与展览或展示活动等。

    “我们还鼓励青年摄影师投身于公益摄影项目,比如社区改造、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用镜头传递正能量。此外,我们还将开展跨界方面的探索,摄影师可以与设计师、作家等艺术家协同创作,拓宽艺术视野,促进艺术创新。”王俊芹介绍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6青年摄影师在此共绘光影梦想 首席记者 范彦萍2024-11-26 2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