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商事调解规定》《上海市推进浦东新区实施建筑师负责制若干规定》《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保税维修业务发展若干规定》等三部涉及浦东的法规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获表决通过。昨天,市人大法工委对此予以解读。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商事调解规定》12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商事调解规定》将于12月1日起施行。据悉,这也是全国首部省级人大常委会专门规范商事调解的地方性法规。
规定明确了浦东新区商事调解的发展目标和原则,要求浦东新区对标商事调解国际高标准规则,依托产业集聚优势,健全组织布局合理、服务高效便捷、配套制度完备、发展规范有序的商事调解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商事调解需求,打造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上海市推进浦东新区实施建筑师负责制若干规定》明年起施行
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建筑师负责制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推进浦东新区实施建筑师负责制若干规定》已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若干规定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对建筑师负责制作出规范,明确建筑师负责制是指担任建筑工程设计主持人或者设计总负责人的建筑师,依托其所属设计单位,组建团队,以方案设计为引领,为建设单位提供工程设计、全过程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的工作模式。
若干规定对责任建筑师的条件作出具体规定,同时,为吸引境外优秀建筑师参与工程建设,若干规定允许符合相应职业资格、从业年限和经历等条件的境外建筑师,经备案后担任责任建筑师。此外,对责任建筑师的确定及其团队组成,以及基本的工作要求等作出规定,规范责任建筑师的业务活动。
《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保税维修业务发展若干规定》明年起施行
《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保税维修业务发展若干规定》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保税维修的地方性法规,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若干规定在国家规定的保税维修业务开展区域和种类的基础上,作了变通拓展:一是规定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相关企业可以开展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内业务,还可以试点开展目录外“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将综合保税区的一般保税维修政策拓展到包括外高桥保税区在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域;二是规定综合保税区内相关企业可以开展特定的四类医疗器械“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三是规定自贸试验区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相关企业,可以开展飞机等大型装备“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也可以试点开展其他“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四是规定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自贸试验区外的相关企业,可以试点开展电子信息等“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