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重构写作,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上海市静安区实验中学举办语文写作教育联片研修活动

本文字数:1446

    近日下午,“向思维更深处漫溯——写作的重构”静安区实验中学语文写作教育联片研修活动在静安区实验中学毓秀厅举行。本次活动作为“静安教育学术季·第九季”区级活动之一,以“定力·活力·创造力”为主题,围绕写作背后的思维逻辑与写作范式的创新突破展开,展示了语文联片教学的研修成果,吸引了多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以及一线语文教师参与。

    活动开幕式由静安区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学文致辞。陈校长对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研修组成员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付出的努力。他回顾了学校自创建以来,致力于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历程。十二年前,学校成立了以原上海市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孙宗良为导师的联片研修平台,携手上海市新中初级中学、共康中学、青云中学、爱国学校、三泉学校等学校教师。学校教师,围绕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讨。研修团队不仅取得了显著教学成果,还出版了多部专著,包括《对话·生成·智慧》和《写作教育的重构》,充分体现了“学术精进、专业卓越”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展示环节,实验中学联片研修组成员帅芳付丽老师呈现了题为《从“烟花”到“比烟花更美丽”》的精彩示范课。这堂课基于动态交互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深挖写作的思维内涵。课堂不仅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体现了写作教育在实践中的创新与突破。

    随后,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程佳思老师以《团队研修的突破与重构》为题,详细介绍了研修团队的核心理念和阶段性成果。从“对话教学”到“写作教育”,团队始终聚焦学科教学的真问题,推动联片教研走深走实,为语文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在接下来的微论坛环节,来自团队内的语文教师就写作教育中的挑战与机遇展开热烈讨论。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创造力,以及写作教学在传统与现代教育模式中的转型路径。通过这些经验交流,教师们不仅拓宽了教育视野,还提升了教学能力。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新书颁发仪式,与会校长为教师代表颁发了《写作教育的重构》专著,象征着团队在写作教育领域的又一突破。华东师范大学张晓蕾副教授和导师孙宗良老师则为活动提供了专业点评。张教授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了写作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提升课堂互动与思维深度的建议。孙老师结合实践经验,回顾了团队在研究与创作过程中的努力,并鼓励教师带着理性思考做教学研究,不断深化思维的碰撞与创新。

    静安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瑾女士对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研修团队的长期坚守表示高度肯定。她认为,研修活动体现了定力、活力和创造力,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希望教师们未来能够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在双新理念下推动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与持续提升。

    本次研修活动不仅是静安区语文教育的一次重要展示,更是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碰撞,为区域内学校之间的互动合作搭建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未来,静安区实验中学将继续扎根课堂,探索教育新境界,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文/陈学文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5重构写作,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2024-12-03 2 2024年1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