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一家家博物馆都很漂亮宏伟,但博物馆的“打开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涉及文博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而这才是博物馆的根本使命所在。这一点在此次正在举行的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中得到了各大博物馆掌门人的一致认同。不过中国博物馆和西方著名博物馆的打开方式,还是有着明显不同。
总的来说,中国博物馆的打开方式“脑洞”更大。比如上海博物馆结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举办了“博物馆奇‘喵’夜”,允许观众带着自家猫咪一起进入博物馆观展。这开了一个先河,世界其他博物馆从来没有这么做过。当然,这也显示了上博自身运营管理能力的一种自信。
故宫博物院的打开方式也相当流行时尚。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在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表示,博物馆的文物有必要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联合,这样更容易让文物走近观众。比如2017年,故宫举办“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不少观众排队一睹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年底央视出品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一季第一期就讲述了《千里江山图》的前世今生,让这件国宝刷屏社交媒体。2021年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的舞剧《只此青绿》首演,近期将赴美国演出;今年《只此青绿》电影上映,在豆瓣拿下8.1分。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众多国宝,而为了让国宝走进寻常百姓家,提升博物馆的亲和力,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了“文博链接美食”项目,通过主题文化体验餐厅“让殿堂融入日常”。当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侯宁彬在会上一披露这一项目,立刻引起了很多博物馆掌门人的认同。现在不少博物馆都在做这样的事,比如上博就曾推出过大盂鼎、大克鼎的雪糕,有的博物馆推出了联名咖啡。
事实上,推进观众友好型博物馆建设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侯宁彬还透露,分众化讲解、多样性导赏是陕历博探索实践观众友好型博物馆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有策展人讲解导赏,也会邀请社会不同领域人士协助诠释博物馆文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侯宁彬也会参与其中,“以文化节目提升博物馆亲和力”。
相比中国博物馆的“脑洞大开”,西方著名博物馆可能由于历史都比较悠久,在“开放方式”上虽也有创新,但趋于保守。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副馆长兼首席运营官、东岸委员会主席蒂姆·里夫说,他们博物馆的东馆建于伦敦东岸奥林匹克公园新文化区之中,是其中的核心,很多观众原先是来看和奥林匹克有关的内容的,但是发现这里有一家博物馆,便入内参观。这也就是所谓的“引流”。而有的观众是冲着博物馆来的,顺便也会关注奥林匹克文化。“博物馆地理位置的设定,为博物馆收藏、展陈手段和观众参观方式带来全新的变革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