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文化

诗歌给我们带来相遇

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落幕

记者 郦亮

本文字数:1058

    出席上海国际诗歌节的中外诗人合影。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12月4日傍晚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落幕。新汇集团上海电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诗集《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而“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正是本届诗歌节的主题。

    把上海国际诗歌节的闭幕式放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举行,显然是一个精心的安排。近年来,虹口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成为传承鲁迅精神的重要阵地,与大隐书局共同荣获“年度最美书店”,激励书香社会建设。

    与会的来自世界各国的诗人们,都对这家保存了中国现代文学记忆的书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作为上海新华传媒旗下新型实体书店,经过精心修复与扩展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成为都市文化综合体的重要一环。闭幕式上,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国际诗歌节艺术委员会主席赵丽宏致答谢词。日本诗人野村喜和夫与中国诗人臧棣分别发表感言。

    就在此前一天,本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的中法诗歌交流论坛在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举办。“金玉兰”奖获奖者、法国诗人让-皮埃尔·西梅翁、法国诗人塞尔日·佩、华裔法籍诗人张如凌、黎巴嫩裔法籍作家扎基·贝顿、中国诗人臧棣、西渡、蓝蓝等分享交流。

    西梅翁提到,他在投身写作时真正在乎的是“他者”,每一首诗、每一个诗人的书写都是为了跳出自己、走向他者,和他者之间建立理解。我们和他者的相遇是通过“和”,而这个“和”就是“爱”,通过“爱”,人才真正的相遇。西渡深受法国诗歌的影响,他说是诗歌拯救了自己,“诗歌给我们带来相遇,它让我们克服个人的软弱,增强了我们交流的愿望和希望。”

    同时,西梅翁的最新诗集《诗的复活》中文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在论坛现场首发。一起发布的还有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穿越诗歌的星空——60位中法诗人双语诗选》。本书主编、诗人张如凌女士提到,“我们把中国从唐朝开始一直到现当代的30位优秀诗人,与法国30位从古代到现当代的诗人合在一块,这本诗选的合作正体现了这届上海国际诗歌节‘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的主题。”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静安区图书馆、《上海文学》杂志社承办。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文化 A03诗歌给我们带来相遇 记者 郦亮2024-12-06 2 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