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

“中山青年夜校”上演红色原创剧本杀

点燃当代医疗青年心中的“火种”

记者 顾金华

本文字数:1771

    《枫林桥1947》在中山医院青年夜校成功首秀。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常鑫

    12月5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剧本杀活动——《枫林桥1947》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青年夜校”成功首秀。12名中山青年穿越时空,亲身演绎了一段基于医院真实历史改编的感人故事,以红色剧本杀这一新颖独特的方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院史教育和红色精神洗礼。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一部中山医院原创的剧本杀

    《枫林桥1947》是一部中山医院原创的剧本杀作品,也是对1947年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艺术再现。故事以“五二O”惨案为背景,围绕中山医院三位真实人物——计苏华、朱镇亚和石美鑫教授的真实事迹展开,通过“学神”学长、助理医师、小医生、小护士、探长、警察等角色的设定,巧妙地将历史与虚构交织,让参与者在角色扮演中深刻体会到那个年代的危机四伏与革命者的英勇无畏。

    此次活动选择在医院医务青年中开展,是中山医院思政教育的一次大胆创新。它利用年轻人热衷的剧本杀形式,让历史“活”了起来,传递了红色基因的同时激发了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枫林桥1947》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历史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与升华。据介绍,该故事的原型是中山医院的一段真实历史,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山医院的这些青年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守护着最初的红色火种,为后来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故事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三个人的英勇事迹,更是那个时代无数革命先驱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的壮丽篇章之一。

    一次极具意义的心灵触动

    多年来,中山医院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用年轻人听得懂、学得进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而《枫林桥1947》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在妇产科医生奚美丽看来,现场的年轻人都特别热情,大家都很投入,让他们这些平时忙于临床工作的人也缓解了不少压力。“组织方的安排也很棒,不仅安排得井井有条,还巧妙地穿插了医院的一些院史知识,既有趣又富有意义,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奚美丽告诉记者,剧本设计得非常有意思,大家很快就能投入到角色中,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存在感”。“作为目标人物,我在一群小伙伴的掩护下,成功逃脱了!过程既刺激又充满了智慧的碰撞,真是让人肾上腺素飙升,脑洞大开。不仅充满乐趣,还让我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更紧密了。”

    护理部陈慧莹同样表示,这次红色剧本杀不仅是一次互动体验,它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历史的启蒙。大家各自通过角色的视角,深刻体验了中山的历史,学习了党的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感受到了勇敢与智慧的较量。“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中山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那些在中山历史长河中闪耀的英雄人物,充满了敬意和怀念。作为主持人,我见证了参与者们的情感投入和对红色文化的认同,这次红色剧本杀无疑是一次极具教育意义的体验。它不仅让我们铭记历史,更激励我们继承和发扬里面的优秀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勇敢地迈向未来。”

    一次宝贵的历史教育

    “这次参与剧本杀也是一次宝贵的历史教育。”中山医院行政青年时硕则表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种精神和力量,作为新时代中山青年,我们要从学校和医院的红色基因及优良传统中汲取奋进力量,继续发扬先辈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继续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上海贡献力量。

    “中山青年夜校”的创立,旨在为青年提供一个集休闲学习于一体的高品质空间。《枫林桥1947》的成功举办,无疑为夜校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深度。通过此类活动的持续开展,不仅丰富了青年的业余生活,更强化了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这为培养具有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医疗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4点燃当代医疗青年心中的“火种” 记者 顾金华2024-12-07 2 2024年12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