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数据,有30多种病原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其中有十几种比较常见,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是当下主要流行的病原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徐建国20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徐建国介绍,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冬季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约是其他季节的2至3倍。由于气候、温度等因素影响,冬季呼吸道病原体也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南方省份以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为主,北方省份以肺炎支原体、鼻病毒、腺病毒等为主。
据介绍,常用的个体防控措施可以较好发挥预防作用,比如加强锻炼、注意个人卫生、消毒通风优化室内环境等。对老人和儿童来说,接种疫苗尤为重要。此外,加强校园防控、避免校园聚集性感染是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一个关键。
据新华社电
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基层医院分流情况如何?
入冬以来,儿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中国疾控中心19日发布的哨点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但流感病毒等阳性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不少专家表示,看病不一定涌向大医院,“家门口”的医疗卫生机构也管用。
门诊患儿量平稳
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正在为一名8岁小朋友做脏腑穴位推拿,来缓解咳嗽等症状。
工作日早8点到晚8点,这里的儿科两个诊室一直开放,周末增至3个诊室。记者现场看到,来看门诊的患儿偶有排队,治疗则排起两三个人的队伍。
“进入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近期儿科门诊量有所增加,但比去年同期少,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等。”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佘瑞芳介绍,为提升儿童患者就医体验,中心增加了候诊椅、雾化设备和自助叫号设备,挂号、缴费、打印检验结果可一站式自助服务。
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正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主任孙学锐告诉记者,相较于去年12月的就诊高峰期,今年同期的患者数量平稳偏少。为满足学龄患者的就诊需求,中心开展了延时诊疗服务,最长延至晚上8点30分,来看病的孩子基本不用排队。
基层医院大量接诊
在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夏阿姨带着正上幼儿园的外孙女来看门诊:“坐公交车10多分钟就到了,也不用排队。要是去大医院,路程加上排队,大半天没了。”
依托医联体合作机制,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正式设立了儿科专家门诊,上级医院儿科专家团队每周三上午来社区定期坐诊。中心主任王燕丽介绍,目前中心儿科可以满足症状较轻的患儿就诊需要,如果患儿症状加重,也可以通过114平台以及医联体渠道,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
为方便儿童就近获得基本诊疗服务,北京加大基层儿科诊疗服务供给。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此前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了全市可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35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单。
多地努力扩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儿科诊疗服务。湖南省宁乡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亮告诉记者,该医院制定了应急预案,要让患儿候诊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当病人持续增多时,门诊儿科可同时开放4个诊室,急诊儿科可同时开放3个诊室;夜间病人增多,还可开放夜间门诊。
近几日,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富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门诊量在80人上下。中心目前共有3名儿科医生,其中一名是医联体上级医院常年派驻的儿科专家。此外,7人组成的护士团队中有2名专职儿科护士。
“如果每天这几十个孩子都涌到大医院,也是不小的负担,我们基层医院能很好地起到分流患者的作用。”中心主任陈红艳说。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