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2024年上海戏曲演出超1600场

“一出好戏”,为城市文旅“加戏”

记者 郦亮

本文字数:1694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作为拥有6家上海主要戏曲院团和3家剧院的重要文化机构,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在迎来成立13周年之际,发布了一份《上海戏曲生态大数据智能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上海各专业剧场和演艺新空间的戏曲演出超1600场,上海的戏曲市场保持繁荣。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这份报告,基于中心深入挖掘戏曲艺术的数字资源,评估供需关系、市场影响力,分析涵盖供给侧标签化数据、用户画像与市场洞察、市场表现与竞争力评估以及观众情感与传播效果分析等多个方面,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根据初步分析,2024年全年,在上海各专业剧场和演艺新空间的戏曲演出超1600场,除京、昆、沪、越、淮、评弹外,黄梅戏、锡剧、湘剧、瓯剧等均在上海有演出。戏曲演出共涉及167个专业剧场及演艺新空间,累计贡献了不少于491573个座位。

    报告显示,2024年,有70个专业剧场共举办戏曲演出603场,一共提供了387511个座位,估算今年上海戏曲剧目观演规模约为28万人次。而收集微博、B站、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数据,建模初步分析上海戏曲市场线上潜在用户群体规模可知:各平台活跃粉丝规模约在78.1万人至82.3万人之间,线上潜在用户年龄集中在18岁至35岁之间,女性用户占比超7成。

    成立于2011年岁末的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现在旗下有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上海淮剧团和上海评弹团等6家主要戏曲曲艺院团,另外还有宛平剧院、长江剧场和天蟾逸夫舞台等三家戏曲专业剧场。

    成立13年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依托市委宣传部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支持设立“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艺术发展基金”,以资助剧目创作为主体,扶持传统继承、支持重大活动、资助文化交流。

    截至2024年底,共资助各类项目526项,含剧目创作类153项、戏曲艺术推广活动类306项、重大配比类60项等。经过10多年的建设与推动,受各类基金资助的创作、人才培养、重大演出等项目,如京剧《龙潭英杰》、昆剧全本《牡丹亭》、沪剧《敦煌女儿》、越剧《好八连》、淮剧《火种》、评弹《千里江山图》等,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阶段性的成果。

    13年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还携所属院团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戏曲活动。2012年起,中心携所属院团承办“海上风韵——上海文化全国行”,名家名角连续三年奔赴十余座城市,演出50场。2015年起,中心连续五年主办“东方之韵·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晋京展演”。2016年至2022年,中心联合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上海主流演艺剧场打造“戏·聚精典”“戏·乐无穷”演出季,以所属院团经典剧目和原创佳作,展现上海戏曲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2023年、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心携所属院团在宛平剧院举办“非遗戏韵·游园会”,活动将戏曲融入生活,打造戏曲沙龙、演出、电影、市集、手工等沉浸式互动体验,线上线下共同见证了非遗艺术和国潮文化的“双向奔赴”。

    此外,2015年,由中心出品的上海昆剧团首部3D昆剧电影《景阳钟》和上海越剧院首部3D越剧电影《西厢记》拍摄完成。2017年,《景阳钟》获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戏曲影片和最佳戏曲导演奖,《西厢记》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第六届中国先进影像作品立体(3D)电影类优秀作品奖。2018年至2019年,两部电影先后荣获东京国际电影节艺术贡献奖,这是中国传统戏曲电影首次参加国际A类电影节并斩获殊荣,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声音。

    ■06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头版 A01“一出好戏”,为城市文旅“加戏” 记者 郦亮2025-01-03 2 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