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

用舞蹈演绎生命的轻盈与厚重

谢欣编舞力作2月将迎国舞剧场首演

记者 冷梅

本文字数:2011

    排演现场。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本报讯 记者最新获悉,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委约,谢欣舞蹈剧场带来的《萨蒂之名·春之祭》将于2025年2月21日-22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首演。该作品采用现场演奏与舞蹈表演相结合的呈现形式,由4名知名音乐家与谢欣舞蹈剧场的舞者同台表演,用现代舞艺术和新的音乐创意重构经典名曲,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跨界艺术盛宴。

    用舞蹈演绎

    生命的轻盈与厚重

    据了解,音乐舞蹈剧场《萨蒂之名·春之祭》演出分为上下半场。其中,上半场《萨蒂之名·轻之重》将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的名作3首《裸体舞曲》与6首《玄秘曲》混合编排,让空灵神秘的音乐情绪一以贯之,并用舞蹈肢体具象化了音乐中幻秘的意境。下半场《春之祭·生之路》则将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旷世奇作《春之祭》改编为全球首创的“双钢琴双打击乐”版本。4名演奏家现场呈现出双钢琴更为清晰的乐曲线条,与十多件打击乐在一起的奇妙质感,而舞蹈表演则具现了音符间所蕴含的生命能量,让现场观众与之同频共振。上半场的轻盈与下半场的冲击力,共同构成了整场作品的色彩丰富斑斓。

    作为世界现代舞坛的重头戏,《春之祭》自诞生以来,已经衍生出400多个版本的舞蹈作品。对于编舞谢欣来说,改编这样一个经典作品,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与大师对话的机会。谢欣认为,这次的创作充满了赤诚与炽烈,“这次舞蹈部分的创作像在燃烧!”尤其是在上一年经过舞团火灾化为废墟之后,谢欣更加能够体悟音乐本体中所蕴含的历经劫难而不屈的生命精神:“我的生命时刻让我更强烈地感受到《春之祭》音乐下迸发的原始生命力,是生生不息的信念,是人性在脆弱下的韧性,在火焰中淬炼的赤诚与坚定。往生即重生。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更是所有人被艺术震撼的同频共振。”

    现场演奏与舞蹈

    成就“音乐舞蹈现场”

    作为一场视觉与听觉双重融合的艺术作品,《萨蒂之名·春之祭》将现场音乐演奏与舞蹈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演奏家与舞者们置身舞台之上,节奏颗粒和抑扬顿挫的音色质感与舞者的身体表达交相呼应、此起彼伏,共同构成演出的重要部分。

    正如制作人许佩瑾所言:“以往一些现场音乐与舞蹈结合的项目,演奏和舞蹈大多是分离在两个心理空间的表演,现场音乐往往作为伴奏的角色和舞者出现在同一舞台的不同空间。这次音乐舞蹈剧场的创作则打破了这一桎梏,让古典演奏家和现代舞家们在舞台上更加水乳交融。”

    而本次演出中,青年音乐家付艺霏对音乐的改编也极富巧思。比如对萨蒂作品的改编,用钢琴和颤音琴二重奏的形式重新混编了《裸体舞曲》和《玄秘曲》。而《春之祭》的改编则不同于以往人们所熟悉的管弦乐、双钢琴或独立舞蹈剧场等呈现方式,而是采用“双钢琴双打击乐”的演奏形式,将乐曲的气势与多变聚焦于钢琴家的指尖,并用打击乐的巧思为其增添了戏剧性。

    舞台上,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呼应与碰撞也让付艺霏感受到艺术表达更为丰富的可能性:“当音乐与现代舞作为一个整体作品来呈现时,我最大的感受是,音乐变得更为立体,舞蹈的肢体语言让音乐视觉化。在与谢欣的合作中,我们努力找到两门艺术之间的平衡点。上半场的《萨蒂之名》,是音乐与舞蹈相伴而生,彼此成就。而下半场的重头戏《春之祭》,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割裂的,是冲撞的,就像音乐原本的肢体那样疯狂。”此版《春之祭》也将是目前众多编舞版本中独树一帜的“双钢琴与双打击乐”演奏家与舞者同台的孤本。

    记者了解到,此次音乐家付艺霏与现代舞艺术家谢欣间的合作,缘起于2021年年初。当时,策划制作人许佩瑾萌生了与现代舞艺术家合作的想法,联系到国舞剧场。于是,在国舞剧场的牵线搭桥之下,许佩瑾邀请谢欣舞蹈剧场共同创作以这两首作品为基础的音乐舞蹈剧场。历经长期的创作与磨合,双方艺术家将这些年各自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感悟投入作品之中,最终该作品也将于2025年2月下旬完成世界首演。

    国舞剧场不仅推出“青年孵化平台”,通过委约创作、联合制作等方式,全方位扶持青年舞蹈编导们的艺术创作,还积极搭建平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助推舞蹈与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跨界融合,催化创新,协力激发艺术创造活力的广阔空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文化 A08用舞蹈演绎生命的轻盈与厚重 记者 冷梅2025-01-09 2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