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火车站
万“福”迎春 让归家旅途不再孤单
喜气洋洋的春联、美味可爱的糖人、灿烂真挚的笑容……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虹桥火车站内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正值春运开启的第一天,由新虹街道联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铁路上海虹桥站、闵行区文联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万福迎春’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暨‘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迎新送福活动”在虹桥火车站·心尚服务工作室前成功举办,为来往旅客送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文化盛宴。
“没想到在回家的时候还能收到这样一份充满心意的新年礼物,”在虹桥火车站 19A检票口附近,来自江苏的徐女士左手拿着福字,右手拉着行李箱,正在仔细吹干上面的墨迹。这是她在上海工作的第十年,回乡途中收到的“伴手礼”让她觉得格外暖心,“我准备回去就贴在大门上。”青年报记者看到,在“春联书写区”,来自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和闵行区文联的多位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为旅客们免费书写并赠送春联。一位旅客兴奋地说:一位小朋友也跃跃欲试,在书法家的指导下,一笔一画地写下了自己的新春祝福。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田文惠告诉记者,春联不仅仅是一副副对联,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祝愿,尤其是用鲜艳的红色纸张书写,更添了几分喜庆与祥和。“在这样的节日氛围里,我们将这些精心创作的春联赠送给南来北往、匆匆行进的乘客,不仅能为他们的旅途增添一份温馨与祝福,更是希望将这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每一个人。”在“灵蛇闹春”民俗活动体验区,龙凤画、中国结、糖画、剪纸、捏面人等传统手工艺吸引了众多旅客驻足围观。大家纷纷动手尝试,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一位旅客激动地拿着自己手中精心剪好的蛇年吉祥物表示:“这样的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些传统手工艺。”
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上海松江站
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都到位
昨天,上海松江站迎来高铁时代的首年春运。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吕熙佳正好放假回家,抢到从上海虹桥到蚌埠的高铁票后,又抢了一张从上海松江站到上海虹桥的高铁票。“学校就在松江大学城,搭地铁九号线来松江站,然后直接坐高铁到虹桥站只需要十几分钟,很方便。”她说。
松江站承接了部分来自江浙沪皖的换乘旅客。今年刚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申立虎下午将正式到苏州吴江区盛泽派出所报到。从安徽老家到苏州,没有直达的高铁,于是选择到上海换乘。“12点47分从上海松江站上车,下午1点就到苏州。”第一次到松江站搭乘高铁,他感觉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都非常到位,“空间很大,我一般是跟着指示牌走,这里指示牌上写得很清楚,但工作人员还是会很热情地主动告诉我到三楼坐车”。他表示后续上班可能会经常来此换乘。
儿童服务区内,几位小朋友悠闲地滑着滑梯。00后的小王在一旁看着自家侄女,虽然虹桥站离杨浦区所在的学校更近,但无奈放假后,被哥哥嫂嫂布置的任务是带着侄女回家过年。尽管第一次来松江高铁站坐车,但他对这里的环境给予了肯定:“站房环境不错,设施设备比虹桥高铁站更新,而且还专门有供小朋友玩耍的娱乐区。”
青年报见习记者 朱彬
上海火车站
“小甜橙”用温情服务旅客
春运首日,上海火车站人潮汹涌。迫不及待打算回家过年的旅客中,一抹橙色的身影十分显眼。他们是来自2025年上海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的志愿者,35名上大“小甜橙”在电梯旁、安检口、问询服务岗等随时待命,专业、耐心地为旅客们提供服务、解心头之急。
“我不是这个岗位的,但给他们搭把手。”上海火车站北广场,上午十一点,安检口前挤满等待进站的旅客,一件件行李通过行李安检仪。“小甜橙”陈琦瑶弯下腰来,上前一步,干脆利落地把行李拿起来,放到一旁。她本是旁边的安检口引导,趁着还未上岗,给其他负责行李抬运的志愿者帮忙,“搬运对象主要是老人小孩,以及一些行动不太方便的人士。”“好的,请告诉我手机号。”24岁的志愿者纪欣宇熟练地说。
“今日上岗的都是上海大学的同学,每天35人,一共150人左右,上岗400多人次。”上海大学春运上海火车站志愿者领队黄思一看着在岗位上忙碌的“小甜橙”们,介绍道。大四学生黄焱堰担任火车站志愿者服务的第三年。“火车站志愿者是面向社会的工作,在这里做志愿者,能够让我感觉到更加贴近做志愿者的初衷,来服务社会。”
青年报见习记者 林千惠
上海南站
回家抢票多了一个选择
昨天,上海南站同样迎来了出行高峰。从事软件行业的陈先生准备返回安徽老家过年,在此之前计划去浙江朋友家待上几天。往年家住浦东,他都是从虹桥站坐高铁回家,但今年搬到闵行区之后,发现上海南站的高铁离租房地点更近。“15号线直接到这边,路上只花了半个小时。”他说。同样在闵行区读书的王同学,之前周末回家都是从虹桥坐高铁,这次选择打车来上海南站。“因为这里离我学校很近,路上只花了20分钟”。她解释。昨天刚考完试,她便买了高铁票准备回老家温州开启自己的寒假。除了一个行李箱和一个双肩包,她还给自己的外甥女带了一件手工玩具。一想到回家能陪外甥女玩耍,她表示“很开心”。至于开学回来准备坐哪趟列车,她还没有决定。不过,她十分欣喜上海南站增设高铁线的变化,“为我回家抢票多了一个选择”。记者从铁路上海站获悉,春运第一日,铁路上海站预计发送旅客36.0万人次。其中上海站10.0万人次,上海南站3.8万人次,上海虹桥站19.7万人次,上海松江站2.5万人次。春运40天预计发送旅客超16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超4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3%,创历史新高。其中,上海南站预计发送旅客235万人次,同比增长47.1%,上海松江站预计发送旅客145万人次。
青年报见习记者 朱彬
浦东机场
在机场收到春联 回家就把它贴上
春运第一天,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也迎来了众多踏上回家旅程的旅客。上午8时许,T2航站楼人头攒动,在“蛇来运转”“春节快乐”“好运福来”等吉祥标语和中国结、红灯笼及“福”字等传统节日元素的装饰下,整个大厅洋溢着浓浓的新春佳节气息。
一年没回家的刘同学在看到这些新年装饰后,本就急切归家的心情顿时达到了顶峰,“哪怕很久不回去,心里还是一直牵挂着家人,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马上回到重庆和爸爸妈妈、奶奶、妹妹一起吃饺子看春晚了。”除了物料布置之外,浦东机场的工作人员也穿着喜庆的红色服饰,为旅客提供问询服务的同时,也送去新春祝福。上海机场服务热线96990也特意更换了新春问候提示语音,让旅客在拨打电话时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值得一提的是,春运首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携手上海古风交响乐团在T2航站楼出发层的公共区域,为旅客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新春文艺演出。川剧变脸、书法民乐、魔术歌曲……精彩的节目吸引了路过的旅客频频驻足观赏。“感觉机场的服务非常用心,无论是春节的各种主题景观,还是今天的演出,都让人感到年味十足,非常开心。”拿到书法老师闫朋东现场书写的春联,张女士很开心:“回家我就把它贴上,今天实在是太幸运了。”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实习生 韩仪滨
市域机场线
免安检换乘 提着行李箱丝滑通行
下午4点15从宿舍出发,乘地铁9号线转乘市域机场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大二的许洋斌要去虹桥火车站乘坐6点10分的高铁回老家河南周口。青年报记者昨天傍晚来到市域机场线采访时发现,1月14日也是不少高校放假首日,归心似箭的大学生成为2025年春运第一批返乡乘客。
“以前从松江大学城到虹桥火车站要换3部地铁乘20多站路,现在9号线乘5站到中春路站换乘市域机场线,一站路就可以到虹桥火车站了。”许洋斌告诉记者,“可以节约一半时间,真是太方便了。”
经常来松江大学城出差的刘小姐也是乘市域线去虹桥机场回家的。“以前去虹桥机场,路上要一个半小时,现在有了市域机场线,只要40分钟。”
市域机场线每天约有3万人次的乘客,除了交通卡“一卡通行”外,“免检”是最受好评的优点之一。在市域机场线和地铁的换乘通道里,记者和众多提着行李箱的旅客们一同“丝滑”地通行。
“今年春运,随着市域机场线的加入,虹桥2号航站楼实现地铁与市域铁路的免安检换乘。”虹桥2号航站楼地铁站值班站长陈琦介绍说,“除了换乘市域线或者地铁2号线、10号线,虹桥火车站的乘客单向过来也可以免安检。”
青年报记者 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