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骑行区域应与公园内的其他功能区域相对独立,避免与行人、机动车流线交叉,同时也要保证家长或监护人在附近能方便地看护。”
——市人大代表丁向阳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市人大代表丁向阳是一名来自金山区松隐小学的教师,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始终是他关心牵挂的话题。今年上海两会上,丁向阳建言,在本市规模较大的公园内设置12周岁以下“儿童骑行区域”。在他看来,这也是上海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直辖市理应更多作为的体现。
当下,骑行健身运动悄然兴起,骑行年龄也日趋低龄化,亲子骑行、儿童单独骑行不再鲜见。虽然骑行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诸多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公共交通和村居社区的交通安全隐患。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就此,丁向阳建议,应该在有一定规模的公园内,利用现有的健身区域和道路,增设12周岁以下“儿童骑行区域”。“儿童骑行区域”可打造城市交通模拟环境,帮助儿童在练习骑行的同时,了解并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
他提出,应该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儿童骑行区域应与公园内的其他功能区域相对独立,避免与行人、机动车流线交叉,同时也要保证家长或监护人在附近能方便地看护。可设置不同难度和长度的骑行路线,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路线设计可增加趣味性,让儿童在骑行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其间,还要提供安全保障、增加配套设施并加强管理。“我们还应该制定专门的儿童骑行区域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儿童的骑行规则和注意事项,如佩戴头盔、不得追逐打闹等。”丁向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