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书中有‘华山论剑’,我们今天讲‘张江论剑’,因为我们只有一条路走,就是必须要做创新。”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在张江科学会堂这样表示。
当日,“张江论剑”科创沙龙首次启动,未来将打造“政、企、研、投”融合的高端对话平台,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李政出席活动。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一月一主题一赛道”办沙龙
浦东新区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5年来,浦东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全力以赴打造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已汇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84家,外资研发中心283家,全球500强企业346家。
浦东举办“‘张江论剑’科创沙龙”系列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助推提升科创浓度、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进一步助推张江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
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徐敏栩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张江论剑”科创沙龙将通过机制化、场景化、国际化运作,围绕“产、学、研、用、金、人”六个关键要素,采用“一月一主题一赛道”的机制,关注全球前沿科技的最新动态、重点产业的发展图谱、卓越智慧的共振交锋。
沙龙将围绕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月度热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发展,全年拟定脑机接口、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9个紧贴科技前沿、紧扣新兴热点的沙龙主题,形成月度化、主题化、序列化的头脑风暴磁力场。
沙龙的场景打造,将选择张江地标与青年人才科创集聚地,用最具特色的科创地标引爆最前沿的科创话题,打造空间即内容、场域即生态的沉浸式对话体验。
现场,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等12家单位签约成为第一批“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战略合作联盟。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发布《张江科学城生态引领行动》,未来张江还将开放“张江论剑”十大会客厅、举办“科创张江”十大品牌论坛、开展“相约张江”十大文化活动、实施“美丽张江”十大改造项目等,激发头脑风暴,提高科创交流浓度,提升张江科学城温度和品质。
院士为沙龙“开张”做首秀
徐敏栩告诉记者,沙龙未来邀请的嘉宾中,既有破局领航的行业大咖,也有颠覆传统的新锐创客,既有博学致远的院士巨擘,也有顶尖卓越的全球智库。“论剑”之道既包含技术路线的探讨,也涵盖创新范式的思辨,更折射战略棋局的纵横。
4月17日的首场科创沙龙上,首秀嘉宾就是院士。围绕张江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浦东新区科协主席丁健以“中国创新药的现状与挑战”为题进行分享。他表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创新生态体系成熟。
他列举了一系列数据:2024年张江科学城生物医药营业收入预计超过2460亿元,同比增长51%。从“中国新”到“全球新”的突破性实践也有所成效,截至目前,张江企业合作申报获批上市国产1类新药41个,占全国1/5。临床研发管线超1200条,其中1类新药超700个,海外临床超一半。2024年,共有3款国产1类新药出海上市。
“2015年全年获批的国产1类新药只有4个,2024年创新药获批数量已经激增至37个,全球首发占比十年飙升近10倍。”丁健表示,事实证明,多年的发展已让张江药谷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
接受记者采访时,丁健也坦言,尽管发展迅速,但中国原创新药仍存在缺乏原创理论、缺乏原创技术、新药研发同质化严重等一些问题。对于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可能会面临的一些“卡脖子”风险,比如对国外生物科技数据库的依赖,进口生物试剂、高端仪器等的依赖等,丁健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立足本国,练好内功,同时要继续加强开放,拓宽更多合作渠道。
张江建设者讲述“何以张江”
除了院士,在这场主题为“何以张江——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科创沙龙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纷纷进行分享,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多个角度讲述张江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们国家大学专业的平均转化率大概是在3.7%,上海科技大学有20%的专利的转化率,在全国的高校里面遥遥领先。”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舸分享了这所位于张江的高校在科技转化方面的成果。
他介绍说,截至2024年12月底,上科大累计申请专利2038件,授权专利总数640件,专利转化率20.3%。上科大已呈现出“小规模、高水平、强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发展态势。2018年至今,专利许可合同额累计近70亿元。上科大的专利运营模式还入选2024上海市专利转化运用十大典型案例。
上科大孵化器已经成为多数师生初创企业的第一站。“学校有两个孵化器,一个在校内,一个设在校外,目前上科大衍生企业55家,42%在学校孵化器。”江舸表示,通过孵化初创公司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16年至今早期创业融资超20亿元。今年截至2月底,新增早期创业融资已超过2.6亿元。
“我们也将继续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聚焦前沿基础研究及高质量技术(专利)的发展,立足张江,对标斯坦福大学-硅谷,继续加强与城市科创区的协同发展。”江舸表示。
从人形机器人到金融科技,张江正在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透露,国地中心正在打造了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开源实体训练场,并通过数据采集与仿真训练,构建“数据-模型-训练场”三环紧扣的技术矩阵。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