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读书小达人一年借阅1590册书

上海少年儿童活跃读者逾30万人 人均借阅量增长超25%

记者 郦亮

本文字数:1847

    徐家汇书院的世界读书日活动。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青少年读者已经成为全民阅读的主力。昨天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全新发布的《2024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报告》显示,青少年对于阅读的热情令人吃惊,去年在图书馆借阅最多的小读者,一年借了1590册书。为此各大文化机构都针对青少年研发了更多的阅读形式,以吸引他们参与,提高对阅读的兴趣。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文学类图书最受青少年欢迎

    去年在图书馆借阅最多的小读者,一年借了1590册书,成为当之无愧的读书小达人。《2024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报告》昨天发布。报告以2024年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知识管理系统中0~16岁少年儿童个体阅读数据为基础,包含总计257家公共图书馆机构454个服务网点在内的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网络的相关数据。

    报告显示,在活跃读者情况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市少年儿童活跃读者304152人。其中,5~14岁读者占总比例约90%,7~9岁年龄段读者人数连续3年占比最高,0~2岁年龄段读者占比上升速度较快;外籍少年儿童读者来源覆盖全球49个国家(地区)。

    2024年上海市少儿图书外借总册次达1549.74万册次,全市少儿图书外借总人次177.47万人次,人均外借8.73册次,同比增长25.54%。最受读者欢迎的是文学类图书,其次为艺术类和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数理科学和化学类、经济类图书外借量占比同比有所上升。

    在数字阅读方面,以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特色阅读”“特色资源”“智慧书屋(数字阅读空间)”三大资源平台为例,电子会员注册量达28.7万人,总访问量近470万次,同比增长近30%。在阅读服务与阅读推广方面,随着全市16个区的157家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建成开放,较2023年基层少儿阅读点位面积增加179%,少儿图书采购量增加296%,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场次增加120%,数字阅读资源覆盖率达85%。

    记者另悉,创立于1958年的市少儿图书馆(南西馆),世界读书日经功能拓展服务提升后,重新向公众开放。新的布局使南西馆服务更加优化,7~16岁少儿可在主楼二楼的中小学借阅室体验一站式借阅服务。在主楼三楼多元阅读交流空间中,趣味连环画、中外名著、传统文化、红色经典、海派文学、特色绘本、儿童期刊等特色专架一应俱全。

    在青少年中推广“戏曲阅读”

    对于青年人来说,阅读的形式正在发生变化。看书自然是阅读,看剧也是阅读,看展览也是阅读,只要通过观看能有所收获,那就是阅读。为了迎合读者喜好的变化,新华传媒两年前就在1925书局推出了红色评弹系列,而4月23日当天,他们又在江南书局·疁城之瞳启动“吾嘉有戏”系列活动,在青少年中推广“戏曲阅读”。

    此次“吾嘉有戏”囊括了京剧这一世界级非遗剧种,及越剧、沪剧、评弹三项国家级非遗剧种。按照计划,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吾嘉有戏”系列活动将持续为市民带来丰富的文化盛宴。其中,不仅有上海越剧院2017年推出的越剧美育品牌活动“越音绕梁”,还有上海京剧院根据戏曲艺术的不同层面和观众的知识需求推出的“海上京韵”京剧讲演活动,上海沪剧院推出的“有腔有调”沪剧讲演和上海评弹团带来的“江南雅韵”系列活动。

    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昆曲编剧、作家王悦阳带来“从看戏到写书”的曲艺漫谈环节。他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分享了从看戏到写书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传统曲艺文化的深刻感悟。沪剧青年演员郜逸萍和丁叶波为观众带来了沪剧《日出》的经典片段表演。

    作为此次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悦读生活节·戏曲市集也在江南书局·疁城之瞳同步开启。市集以戏剧图书、书香戏曲为核心,聚集了众多展商和多元内容,展示了丰富的传统戏曲艺术及文创产品。市民们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传统戏曲的魅力,还能亲身体验到文创产品的独特韵味。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6读书小达人一年借阅1590册书 记者 郦亮2025-04-24 2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