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本报讯5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陈睿是一名默默耕耘在上海社区护理第一线的医生。这位两届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一届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获得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
2024年,上海市社区护理中心创立,标志延吉社区护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护理中心的负责人,陈睿从规划布局、团队建设到服务流程的优化,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延吉社区护理中心推进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的落实,为居民提供高效、同质的护理服务。延吉护理专科团队还推出了上门护理服务,让行动不便的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
在护理中心伤口护理门诊,陈睿以专业的技术和温暖的关怀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90多岁高龄的许国梁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老人长期饱受糖尿病足困扰。面对复杂病情,陈睿以专业素养迅速展开救治。为提供持续专业的照护,陈睿护士主动与患者家属建立微信沟通群,24小时解答护理疑问,指导居家护理要点。在她的精心护理和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许老先生的病情日渐好转。
陈睿创立的劳模工作室由一批精通职业技能的护理人员组成。工作室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指导,还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劳模工作室同时和延吉街道与辖区内的养老院、护理院签订结对服务协议,将中心的专科护理服务能力辐射到周边护理院、养老院,让住院老人也能获得高质量社区护理服务。
陈睿深知,康复是社区护理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推动社区康复工作的深入开展,她积极倡导并实施了“社区八段锦操带练”项目,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简单易行的八段锦康复训练,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助,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
作为社区护理专业的导师,陈睿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她不仅在日常工作中言传身教,还积极为中心护理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和成长平台。在科研方面,陈睿积极参与各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一种方便操作的护理箱”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为社区护理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导。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