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都市

百米高空灭火“特种兵”闪亮登场

“黑科技”亮相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

记者 陈嘉音

本文字数:1338

    玮航公司展出的消防器材。青年报记者 郭容 摄

    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本报讯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5月13日至5月15日举行。本次展会展出3000余件前沿装备与技术,其中120件突破性创新产品为全球或亚洲首秀。这场博览会正用硬核科技重新定义应急救援的“黄金三分钟”。

    面对50米以上的建筑火场,传统消防装备常陷入“力不从心”的窘境:登高车臂架难以触及、车载水炮射程有限,一旦火灾发生在百米超高层,消防员只能背负设备徒步向上攀爬。

    但如今,想象正在成为现实——搭载涵道风扇的灭火无人机,即将编织一张守护城市的“空中消防网”。当火情警报拉响,这些高空灭火“特种兵”,直击百米高空的火点,用科技力量将灾难扼杀在萌芽阶段。

    玮航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一架通体碳纤维材质的红色无人机展开机翼,机身线条充满未来感,两侧对称排列的八个涵道风扇犹如科幻电影中的装备,吸引着观众驻足。这台凝结着三年研发心血的作品,正是由公司联合创始人张磊带领团队打造的全球首款涵道风扇构型消防无人机。

    “传统旋翼无人机在载重和抗风性能上存在天然瓶颈。”张磊告诉青年报记者,“我们颠覆了常规设计,采用八轴纵列异构布局,让每个涵道风扇在相同尺寸下产生比传统旋翼高十倍的推力。”这项技术突破让无人机实现了800公斤起飞重量、400公斤载重的惊人数据,相当于能同时运载两名成年消防员及其全套装备。

    展台屏幕播放的实测视频印证着技术实力:在102米高空(约35层楼),无人机悬停在模拟火场上方,六条水龙从不同角度交织成立体灭火网。“实测高度还能突破。”张磊透露,“明年我们将挑战150米极限。”

    在迪爱斯展台上,一台科幻感十足的三屏电脑正在显示着会展周边的消防信息。迪爱斯技术总监陈健站在操作台前,向青年报记者演示了实时画面。“这就是我们为应急场景量身定制的移动指挥中枢。”他说,“它不是简单的车载设备,而是能随场景改变的指挥平台。”

    在陈健的演示下,这个被称作“模块化移动指挥平台”的系统展现出惊人的可塑性。操作台下方,三个标准尺寸的模块化单元如乐高积木般堆叠:底层是电源模块,中间是支持华为等厂商的视频会议终端,顶层则是一台附带三块屏幕的电脑。“看到这些滑轨了吗?”他指着每层的模块,“每个模块能够相互组合,遇到极端环境,拎起核心模块就能转移指挥所。”

    据了解,模块化现场指挥平台无须外接连线即可集成PC模块、华为视频会议模块、电池模块融合通信模块、算力卡模块等多种模块,可组装可分拆,可运行现场A1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现场多端融合通信平台,可作为无人机地面站、前线现场指挥核心指挥调度设备、应急指挥车核心或备用设备、临时指挥所前指平台设备,打通现场指挥“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3百米高空灭火“特种兵”闪亮登场 记者 陈嘉音2025-05-15 2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