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文化

“现实题材+短剧”成为网络文学新方向

网络作家“下生活”打磨好作品

记者 郦亮

本文字数:1496

    大赛就“现实题材”给出了七个创作方向。

    “用网络文学来写现实主义题材其实是很难的。这要求网络作家不仅要扎根生活,查阅大量资料,还要写得有文学性、思想性,具有社会价值。”七猫创始人、总裁韩红昌5月16日说。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昨天下午揭晓,一批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展现了当今网络作家们对生活细致且深入的理解。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在由上海市作家协会指导,上海七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喀什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华语文学网协办的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典礼上,共有37部获奖作品最终获奖。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动辄几百上千万字的网络小说更适合写玄幻、奇幻等幻想类作品,但此次大赛显然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

    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大赛就“现实题材”给出了七个创作方向:新强国,聚焦国际事件中的中国力量与科技硬实力;新风貌,以《大江大河》式叙事记录改革开放至今的社会变迁;新传统,关注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创新;新生活,探讨多孩家庭、跨国家庭等新型社会关系;新悬疑,要求作品兼具社会议题深度与类型化叙事;新科幻,鼓励偏重探讨伦理人性或有社会氛围的科幻作品。而特别单元“新疆美”,则要求着力呈现援疆事迹与多元民族文化。

    这些创作方向让网络作家们感觉到生活其实十分丰富、立体而多元,在自己身边就存在着大量素材等待着去发掘和书写。至于网络小说天生的鸿篇巨制的体量对现实题材写作的制约问题,在本次大赛中也得到了优化。记者注意到,大赛在长篇组之外,这次还设立了短篇组。这大大提升了网络作家们书写现实生活的热情。结果《疆路为灯》《疆风为信》《和田玉暖日生烟》《在卑尔根夕阳之下》等作品获得短篇组的优秀作品奖。

    几十年来所倡导的作家“下生活”,到今天来看不仅依然适用,而且还变得越来越迫切。而在这方面,七猫也走在了文学网络的前列。记者了解到,作为上海第一家实施“文化润疆”的网络文学企业,“2024七猫文化润疆——网络作家新疆行”去年9月启程,共招募12位七猫中文网签约作家、4位纵横中文网签约作家,包含编辑等一行36人,一同前往上海对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地区,进行游览采风、图书捐赠、作家分享会、网络文学主题研讨会等活动。这次下生活采风直接诞生了不少援疆题材作品,可谓硕果颇丰。

    其他奖项方面,斩获大赛最高级别奖项“金七猫奖”的作品是由作者松子落创作的《送王船》。作品聚焦闽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仪式,构建了一个真实可感的海边小镇,既有对传统仪式、宗族关系的深刻描摹,也有对个体命运和现代问题的思辨,让读者在民俗风情与人性挣扎中,看见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火花。

    荣获本次征文大赛“特别提名奖”的是由作者堂前燕创作的《星箭之盾》,作品展现出了民营企业“星箭特种玻璃公司”在航天事业中的担当与贡献;荣获“特别单元奖”的是由作者奕辰辰创作的《长河锁浪》,作品再现了兵团战士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为实现水利梦想而不懈奋斗的壮丽篇章。

    对于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未来,韩红昌表示,“现实题材+短剧”的模式是一个方向。首先让作品影视化,可以提高作家的收入和知名度,提升他们创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短剧相比于长剧,成本也较低,可操作性更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文化 A07网络作家“下生活”打磨好作品 记者 郦亮2025-05-17 2 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