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社区

与岸为邻 创作北外滩气质的公共艺术作品

上海北外滩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启动

记者 李勤

本文字数:1204

    青年报记者 李勤

    本报讯 虹口区作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正吸引着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而北外滩作为一张城市的名片,更逐渐成为享誉世界的文旅品牌。近期,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艺委会、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共同推出了“与岸为邻——上海北外滩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邀请艺术家、设计团队深入探究北外滩的历史背景与现代特征,紧密结合区域内外部环境及文化特色,深度挖掘北外滩的独特文化价值,并凭借国际化的视野与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契合北外滩气质的公共艺术作品,彰显北外滩的特色与文化底蕴,传播“上海北外滩”文旅品牌,推动休闲旅游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

    为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征集原则,中国美术家协会从评委库中抽选15名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和监评委员会,并于近期在上海召开学术(评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下简称“学委会”),讨论并通过评选方案和工作方案。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艺委会主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教授作为学委会的主席发表了讲话。他认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正在成为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北外滩承载着这座城市面向未来的雄心壮志,在这样的时空坐标之下,举办公共艺术作品征集活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单纯的艺术创作,而是对城市文化的深度构建,期待能够看到引发市民共鸣、促进社会交往、丰富公共生活的创意方案。

    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艺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金江波教授认为,公共艺术是为了提升公共空间和街区文化,满足人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追求。近年来,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参与了众多的城市公共空间项目,例如,城市更新、社区营造,还有城郊接合部的乡村振兴工作,培养公共艺术人才。同时,将创意设计融入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呈现高品质的成果,代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形象。期待通过北外滩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创新公共艺术运作机制,面向世界激励艺术人才展现才华,助力上海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

    学委会委员走访了北外滩公共艺术征集点位之后,在现场提出了各项建议。最后,吕品昌教授总结,北外滩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是中国美协公共艺术艺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跳出虹口看征集活动,要向世界介绍上海。艺术创作应该注重新语境下新的艺术表达,从观念、形态、技术上凸显上海走在世界前列的风格。同时,通过学术将项目做精,做得让学术界和地方政府都能看到大家在公共艺术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公共艺术的价值。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城·社区 A07与岸为邻 创作北外滩气质的公共艺术作品 记者 李勤2025-07-08 2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