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社区

青春定格 梦想启航

“嗨!我的毕业季”短视频大赛作品征集圆满收官

记者 孙琪

本文字数:1149

    “嗨!我的毕业季”短视频大赛部分作品截图。

    青年报记者 孙琪

    本报讯 由青年报社和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主办的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暨“嗨!我的毕业季”短视频大赛自启动以来,发稿前,组委会共收到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商学院等15家院校近百部作品,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记录下青春最动人的模样。

    本次大赛设置了“赴逐梦之约”“忆校园芳华”“思成长之恩”三大创作主题。其中,“赴逐梦之约”成为最受欢迎的主题,作品数量占总参赛数的近半数。这些作品通过扎实有趣的社会实践、求职、公益、双创经历等场景,展现了长三角学子在追梦路上的汗水与坚持。正如《青春逐梦:在激情和汗水中成长》所呈现的,年轻人在训练场上一次次突破自我,用镜头诠释了“无奋斗,不青春”的深刻内涵。

    创作“忆校园芳华”主题作品的学子以细腻的镜头语言捕捉校园生活的点滴美好。创作者表示:“我们想用光影的变化,隐喻知识对人生的指引,那些在图书馆、教室里的专注瞬间,终将成为最珍贵的记忆。”

    参赛作品在作品主题上,努力作出拓展,比如上海师范大学的《带老外体验国歌纪念馆》,拍摄者带领两位英国同学,开启了一段探寻国歌诞生地的红色旅程。作品《扎根三村,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如实记录了学子走进上海的吴房村、李窑村、潘垫村,用脚步丈量土地,进行走访调研。那些镜头记录下学子与村民促膝长谈,收集一手资料的过程;与村干部深入交流,共商发展蓝图的点滴。最终,他们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创新方案,期望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不少参赛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大胆创新,既有《昼·夜镜像——校园时光》采用的同屏对比手法,生动展现校园昼夜不同的氛围;还有《昨日青空与未央歌》运用的王家卫式电影语言,通过蒙太奇剪辑和独白,表达对时光流逝的哲思,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在这个告别的季节,近百部短视频作品如同百颗璀璨的星星,记录下的不仅是校园的春夏秋冬,更是一代学子共同的青春记忆。一位指导老师表示:“这些作品不仅是毕业生的青春纪念册,更是留给母校的珍贵礼物。通过镜头,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这正是高等教育的意义所在。”针对毕业季,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推出“崩坏:星穹铁道”“未定事件簿”等多种特色联名借记卡,选择中信银行借记卡代发工资还能参与薪动毕业季等多项专属活动,职场大礼包、薪动盲盒……礼遇拉满,助力大学生“丝滑”步入职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城·社区 A07青春定格 梦想启航 记者 孙琪2025-07-22 2 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