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校园

看高中生如何诠释“温度”

第九届上海市高中生公益微电影大赛落幕

记者 刘春霞

本文字数:832

    颁奖典礼现场。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本报讯 8月21日,第九届上海市高中生公益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市市西中学举行。本届大赛以“温度”为题展开创作邀约,开设“AI时代”“谷子经济”“我与静安”和“公益关注”四个主题赛道,并特设剧本与海报两条单项赛道,引导参赛同学们用镜头语言捕捉生活中那些温暖人心的瞬间,从不同视角感受、传达高中生心中对“温度”的诠释。

    上海市高中生公益微电影大赛是由上海市市西中学主办、学生自主运营的多媒体综合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不断受到社会各领域与参赛学校的大力支持,现已成为上海市中学生公益微电影的品牌项目。十年来,大赛累计吸引上千个中学生团队参与,广泛汇聚了长三角地区众多关注公益、热爱影视创作的高中生。历届赛事聚焦社会、成长、文化等多元主题,从多维度呈现了高中生群体的社会观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多年来,大赛不断升级专业度,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学者,为学生特别讲授微电影创作的相关专业知识。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滕俊杰、《追梦蓝天——ARJ21试飞研制纪实》导演张瑞东、上海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首席编导与《人间世》纪录片导演秦博等都曾受邀担任大赛评委和颁奖嘉宾。同学们不仅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更最终凭借自身力量,成功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真正代表青春视角的影像盛典。

    统计显示,本届大赛共有来自上海、宁波、嘉兴、苏州、扬州、常州等长三角地区近百支高中生团队报名参赛。其中,桐乡市高级中学《AI·爱不关机》获得一等奖;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的《葬》以及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的《蜉蝣算法》获得二等奖;上海市育才中学的《从心出发》、上海市控江中学的《诶?AI心理咨询师》、江苏省扬州中学的《AI陪伴日记》获得三等奖。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校园 A03看高中生如何诠释“温度” 记者 刘春霞2025-08-23 2 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