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张岩
本报讯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何为人之独特价值?上海财经大学青年科学家陆品燕教授告诉台下的5300名新生——是“主体性”。9月7日,上海财经大学举办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书记第一堂思政课,为新生解惑数智时代需要怎样的新财经人才。
“学校提出了打造数智时代世界一流新财经大学的目标定位。”开学典礼上,上财校长刘元春向新生们描绘了上财数智化建设的战略布局。面对数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上海财经大学前瞻布局,先后成立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匡时书院、前沿交叉书院等人才培养新平台,发布“AI金融大模型”“AI财经教育大模型”等一流数智化成果。这不仅是学校硬件与软件的升级,更是育人理念的深刻变革。
刘元春寄语新生,要以更开放的跨学科思维,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主动搭建属于自己、适应时代需求的数智新财经知识体系。这番话语背后,是上财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场景驱动产教融合,为每位学子在数智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上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计算经济交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陆品燕教授则告诉在场学子,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主体性”是人的独特价值。他从倾听内心感受、主动探索行动、自主做出选择、明晰人际边界、适度让渡自我等五个维度,引导学生在数智时代守护和发展作为“人”的根本属性,成为一个自洽、真诚、丰富、有趣的个体。这番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诲,体现了上财在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新时代教育理念上的深度思考。
“面向未来的无数选择,希望新上财人总能选择将个人价值融入时代洪流,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贡献财经人的智慧与力量。”上财校友代表、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健的分享,为“经济匡时”作出了最生动的现代注脚。从打造G60科创走廊“拉斐尔云廊”,到研发90颗低轨宽带卫星,再到坚守高端芯片自主研发,他以亲身经历勉励学子,要以开阔眼界、崇高站位和非凡定力,在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中找准自己的坐标,书写新上财人的财经报国故事。
“我们不再满足于知晓‘是什么’,更要追求‘为什么’与‘干什么’。”研究生新生代表、上财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财税投资学院魏潇扬,本科四年也在上财成长,还曾赴云南元阳支教。面对数智浪潮,她表示将“积极融入AI财经大模型新洪流”,依托学校雄厚学科底蕴和数字转型平台,致力于将投资经济专业所学与国家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做“有准备、有情怀、有担当的上财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