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都市

光绘上海:从老城厢到梦中心

记者 刘晶晶

本文字数:2142

    西岸大剧院外侧光影秀。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吴恺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光影秀。

    9月17日晚,徐汇滨江的两座建筑被点亮。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化身为一座会发光的“城市生命体”,西岸大剧院则变成讲述上海百年故事的巨型光影画卷。记者提前探营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徐汇主会场时看到,这两场重头戏的光影秀已为9月19日的开幕做好了准备。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关键词】

    文脉

    在西岸穹顶艺术中心,18块钢筋骨架结构在光影的巧妙勾勒下,仿佛成为城市的血脉与神经。高达8000x8000像素的顶部投影与12000x6000像素的环幕投影相互配合,构建出一个完全沉浸的奇幻空间。仰首驻足,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如同置身于一个正在苏醒的巨型有机体内部。

    原创AI形象“小灵光”的故事在这里得到延续:这个从上海首盏电弧灯中诞生的光之精灵,穿梭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现代幸福生活四大篇章,最终汇聚能量,振翅高飞,象征着上海城市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弘扬城市文化是光影节的坚持,我们今年继续挖掘海派文化的基因,呈现上更注重创意与文化的融合。”市绿化市容局景观管理处处长齐玉梅告诉记者,将1882年的灯泡拟人化,以故事串起上海光影文化的发展,将以独特的叙事张力为观众带来一次沉浸式的光影体验之旅。

    【关键词】

    科技

    夜幕低垂,西岸大剧院的外墙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一道极光般的幻影悄然浮现,如流水般波动、蔓延,仿佛北欧夜空中的神秘光带降临上海。激光制成的光效不再是单调的细线,而是以油画笔触般的质感,铺陈出绚烂而写意的色彩,营造出一片名为“幻光奇境”的视觉奇迹。

    这一切,得益于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一级舞美设计师谢渝熙和团队所带来的全新科技升级。据谢渝熙介绍,相比去年在光影节中出圈的“丁达尔光效”,今年他们实现了全链路技术突破:采用638nm、525nm、455nm波长的全彩RGB激光,功率精密配比,色彩丰富度提升20%;瑞士Swisslas驱动系统和希腊EMS8000振镜则将扫描速度提高30%,画面更细腻流畅,连手机拍摄也毫无闪烁。

    【关键词】

    开放

    在上海国际光影节的多元图景中,巴西艺术家Froio Boniconte Arthur带来的气膜装置作品《By MyCellf》,正以敏锐的当代视角和跨文化表达,延续并丰富了这一盛会一贯的开放精神。该作品将呈现于黄浦区,通过一名沉浸于手机屏幕的少年形象,叩问数字时代中个体与世界的复杂关系。

    艺术家以宏大的装置尺度将城市空间转化为一个思想共振的现场,邀请观众直面这种“连接与独立”之间的张力。而这种敢于质疑、鼓励观众反思的创作姿态,恰恰体现了上海国际光影节一脉相承的开放性与国际视野——它不局限于本土表达,更主动拥抱全球艺术家带来的多元观点与文化碰撞。

    【关键词】

    互动

    在上海国际光影节的西岸梦中心剧院广场,一场以“爱IN上海”为主题的光影艺术装置下,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摇晃,屏幕上一颗颗象征爱与温暖的爱心图案不断生成,又实时传送到巨型亚明灯泡装置的多个屏幕上。这一刻,每个人不仅是观众,更是这场光影盛宴的创作者。

    在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内外,交互体验已成为最鲜明特色。从去年仅3组交互展品,到今年的9组,技术维度也实现跨越——AI智能交互、大数据算法、语言与动作感应纷纷登场。作品如《舞动光影》《沙尘之境》不再只是“好看”,更提供了情绪化、娱乐化的实时互动场景,吸引观众从“拍照打卡”转向“沉浸参与”。

    【关键词】

    联动

    徐汇西岸梦中心去年参与了第一届上海国际光影节,今年再度加入。西岸梦中心市场推广部负责人金莉告诉记者,连续两年作为光影节核心会场,西岸梦中心通过艺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客流量,更显著拉动了区域消费增长。

    齐玉梅表示,更注重与文旅商体展联动,正是今年光影节的又一大特点。“我们更注重光影与发展的脉络,今年将光影节拓宽到更多的分会场,落地联动的商圈和旅游景点也更多,与文旅商体展的互动更有深度、更为密切。”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8光绘上海:从老城厢到梦中心 记者 刘晶晶2025-09-18 2 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