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见习记者 王馨怡
本报讯 为了让患者“出诊室不忘医嘱”,青年医生在短视频平台打造“医鸽”IP,用情景剧和段子传播健康常识;为了在寸土寸金的城区“挤出一片操场”,青年工程师带队建设上海首座空中操场,让孩子们在楼顶奔跑……
9月18日,在2025年普陀共青团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决赛现场,12名来自基层一线的青年代表登台。他们用“岗位小事”与“青春实干”,在城市更新与社会治理的每个角落,亮出属于青年的奋斗坐标。
“张阿姨,我教您的爬墙动作,您回去练了吗?”普陀区中心医院的胡凡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患者在诊室里答应得好好的,一出门就容易把医嘱忘得一干二净。
2019年,胡凡参加由上海市卫健委主办的“医师讲堂”健康科普抖音短视频大赛,凭借作品《有味道辩论赛》荣获“最佳技术表现奖”。这次获奖让他意识到,健康科普可以成为医患沟通的“破冰神器”。2021年,“科普医鸽”平台正式孵化。“鸽子是医院的象征,‘医鸽’谐音‘一哥’,也代表我们做健康科普排头兵的决心。”胡凡介绍。
如今,公众号“科普医鸽”专栏已推出280多个科普作品,诞生30多篇“5万+”爆款。团队在2022年建成的5G健康直播间,开设五大子栏目,制作节目近130期,并入驻抖音、支付宝等平台,全网浏览量突破1000万人次。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有一所学校的操场竟然建在楼顶。”普陀天恒建设青年工程师刘缙,以这个令人惊叹的“城市答案”开场,讲述了自己的项目经历。
她参与的武宁中学改造项目,一度因土地紧张推进受阻。青年团队提出大胆设想:向上拓展空间,把操场“搬”上屋顶。为此,他们成立专项勘探小组,联合校方与设计单位数十次踏勘现场、反复论证、逐页核图、逐寸查材——整整677天,才让这片“空中绿地”最终如约而生,成为上海首个“空中操场校园”。
经专家评审与大众投票综合评定,本次比赛一等奖授予青年医生胡凡,另有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