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国内

换脸、代过、写代码……

AI很“忙”,别当法“盲”!

本文字数:1468

    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一些新型违法犯罪行为开始冒头,给网络空间安全和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记者采访多地公安机关,揭示犯罪手法,提升防范意识。

    学AI,竟为“换脸”行骗

    “你们公众号怎么开始推荐投资理财App了?靠谱吗?”今年6月10日,某机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打开公司公众号评论区,却被一连串粉丝留言惊出了一身冷汗。

    工作人员发现,其运营的公众号不知何时竟发文称即将停更,并号召粉丝关注另一个投资理财类账号。工作人员尝试登录账号后台,发现不仅密码被修改,连公司法人代表信息都被篡改了。

    意识到事态严重,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报案。这也是湖北省首起利用AI换脸技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接警后,武汉网警迅速成立专案组,研判发现被盗公众号的操作痕迹为:犯罪分子通过“AI换脸”技术,更换了公司法人信息,又用新的“脸”识别登录该账号,进而发布涉诈引流信息。

    顺着线索追踪,专案组很快锁定了远在山东潍坊的犯罪嫌疑人阿成(化名)。阿成本是美术技工,嫌寻常做图收入不高,就改行务农,又动了做AI图挣“轻松钱”的歪脑筋。

    2022年5月,他在外网接触“人脸代过”灰色产业,加入相关群组后,先在各类小型电商平台接单制作人脸图像,每张收费200元;随着技术提升,他掌握了生成动态人脸视频的方法,“报价”也水涨船高,破解一张AI动态的人脸最高能卖到1000元。案发时,已非法获利40余万元。

    “跑马机”作弊成黑产

    还有不法分子瞄上培训学时,用AI帮人“打卡”。

    今年3月,重庆警方侦查发现,一些驾校学员无需实际练车即可刷满学时,背后是不法分子使用“跑马机”并结合AI技术实施作弊。这一犯罪链条涉及生产、销售、使用等多个环节,已形成黑色产业。

    什么是“跑马机”?重庆市南岸区公安分局网安支队民警介绍,这是利用汽车脉冲信号原理制作的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侵入并篡改驾培计时系统,并运用AI技术模拟学员动态人像,达成伪造培训记录目的。

    AI写代码,竟成了黑产源头

    今年2月,重庆万州区网安部门发现,辖区犯罪嫌疑人王某针对某社交软件开发群控程序。经调查,一个使用黑产软件从事各类违法犯罪的团伙浮出水面。

    据万州区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介绍,大专学历的王某自学掌握相关技术后,开始招募多名同伙用AI技术编写程序代码,制作各类黑产应用程序。这类黑产软件无需使用官方客户端,即可直接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具有“多开”“群控”“批量管理”等功能,可实现批量发送消息、红包等操作。

    AI可以很“忙”,但使用它的人不能法盲。掌握AI技术的专业人员,切勿因贪欲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国内 A07AI很“忙”,别当法“盲”! 2025-09-25 2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