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

当越剧打破了次元壁

本文字数:2780

    受访者供图(除署名外)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裘丹莉,上海越剧院一级演员、傅(全香)派传人,但现在这位80后优秀越剧花旦却在二次元世界里风生水起。让越剧在二次元浪潮中焕发新生,这就是裘丹莉作为一个戏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最大的心愿。

    青年报记者 郦亮

    破圈    一脚踏入二次元世界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知道裘丹莉就是因为二次元。2022年,一条B站动态“如果我走进你们的次元空间,你们是否愿意牵住我的手,感受越剧的美”,揭开了她跨界创新的序幕。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喜欢游戏、动漫和二次元。要让戏曲走近他们,裘丹莉想在戏曲和二次元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

    不久之后,裘丹莉改编演唱的越剧版《神女劈观》(源自游戏《原神》)就上线了。上午她突发奇想开始创作,下午用手机录制自行剪辑,晚上作品就上线了。没想到一炮而响,当天作品便获得了10万的播放量,5天达到100万,并连续10天稳居热门榜,截至目前已收获近5000条评论、19.1万的点赞数和12.9万投币量。

    越剧版的《神女劈观》讲述的是《原神》的故事。半文半白的词国风满满,越剧戏歌的曲调又透着传统文化的精妙。在评论区里,“第一次听懂越剧”的留言刷屏,许多年轻观众在游戏与传统唱腔的碰撞中,第一次触摸到了戏曲的温度。

    原来,现在的青年是可以这么接受戏曲的。裘丹莉豁然开朗。她随后推出的《护法夜叉记》,集结京剧、淮剧、川剧等多剧种艺术家组成“戏曲国家队”,以80多万播放量登上热搜。弹幕里“原来这是苏北的淮剧”“四川人认亲川剧”的互动,让非遗借由二次元的叙事方式走进大众视野。而《云上五骁·倏忽之战》显然更为大胆,步子迈得更大。在这部作品中,裘丹莉将戏剧唱腔与重金属摇滚、蒙古族呼麦融合,演绎二次元角色保家卫国的故事,140万播放量背后,是年轻人对“戏曲还能这么燃”的惊叹。

    对于裘丹莉来说,2023年B站跨年晚会是她二次元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当时,裘丹莉牵头京剧、越剧、豫剧、沪剧、淮剧五大剧种的艺术家,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与中国戏曲结合,用文言文改写,搭配百人交响乐,作品吸引2.5亿人次在线观看,其中90%为年轻观众。今年,她推出了哪吒系列作品,这部作品更集结7位梅花奖得主、8个剧种,上线即霸榜热搜4天,单张海报“八剧种同台”的阵容刷新纪录。“不是年轻人不爱戏曲,是我们没找到他们喜欢的打开方式。”裘丹莉说。

    坚守    创新更要懂得守正

    在二次元的世界里,裘丹莉无论走得多远,作为非遗戏曲瑰宝的越剧,永远都是她的根,是她前行探索的底气。

    裘丹莉出生于越剧世家。她12岁进入绍兴戏校,3年后进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5年间主演10部大戏,舞台磨砺让裘丹莉功底扎实,人气飙升。2004年裘丹莉通过人才引进来到上海越剧院,在傅全香老师身边学习,老人家当时已经79岁了。

    裘丹莉觉得自己能够守正创新,也许正是受到老师傅全香的影响。作为“越剧十姐妹”之一,傅全香亲身参与了那场著名的影响深远的越剧改革。傅全香一生都坚守越剧的根基,但她也深知“传统不能关起门来传”的道理,于是力荐裘丹莉学习传媒知识,为裘丹莉的创新之路定好了基调。

    自2022年越剧版《神女劈观》在二次元界火了之后,其实业内对裘丹莉的实验也有不同的声音,但裘丹莉觉得,如果老师傅全香在世,面对学生吸引青年观众走近戏曲的做法,一定会支持的。

    除了向傅老师学习越剧之外,裘丹莉还得到了国宝级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的指导,从昆剧中汲取越剧的养分。裘丹莉的艺术之路是多元且丰富的。她在15岁的时候就出演了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续集,在其中饰演净瓶龙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还在央视电视剧《歌王》中饰演女主角丹霞。

    在裘丹莉看来,影视剧的表演更注重细腻的情绪铺陈与内敛的角色表达,这种“于无声处见真章”的演绎方式,不仅能丰富她的表演维度,更能让她将镜头前对人物心理的精准捕捉,反哺到越剧舞台的角色塑造中,为传统程式化表演注入更鲜活的情感张力。

    跨界    为越剧艺术积累养分

    一步跨进二次元世界的越剧演员裘丹莉,现在已经很明确地感受到,所谓“越剧+二次元”绝对不是自己改编一下、表演一下那么简单,这里面需要有大量专业人员的参与,需要精准定位,需要具体策划。

    曾经,裘丹莉还只是专注于越剧唱腔的训练,而傅全香一句“戏曲要传下去,光会唱不行,得懂传播”点醒了她。2005年,在傅老师的鼓励下,她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后,她从上海电视台一档节目的编导、主持人到央视舞台的常客,20余期节目的实践让她深谙“传播要懂年轻人语境”的道理。而立之年,裘丹莉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因为有着戏曲跨界二次元和影视界的成功经历,今年裘丹莉还受邀担任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国家艺术基金2025项目——“戏曲院团自媒体开发运营与创意传播人才培训”的授课专家,与全国30家戏曲院团人才深入分享和探讨“自媒体跨界实践与创新传播”,学员反响热烈。

    裘丹莉说,无论是深耕二次元领域、创作融合戏腔的作品,还是参与影视剧拍摄,于她而言,这些都并非单纯的艺术跨界,而是为越剧艺术积累养分、寻找新表达的“沉淀之旅”。“当下年轻群体有自己关注的话题与喜爱的题材,我希望缩短传统戏曲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比如将越剧的婉转唱腔融入流行音乐的旋律,用二次元的视觉语言诠释经典越剧故事,或是在影视角色中植入越剧的身段、韵味,以这些更贴近他们审美习惯的方式创作,让年轻人在自己熟悉的语境里,先‘遇见’越剧的片段之美,再顺着这份兴趣,主动走进越剧的舞台世界。”裘丹莉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4当越剧打破了次元壁 2025-10-06 2 2025年10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