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青年

650余名中外青年参与上海大师赛志愿工作

“小青凝”以服务绘就城市“活名片”

见习记者 张振宇

本文字数:1483

    语岚在岗位上工作。

    鞠佳彤在给观众讲解。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见习记者 张振宇

    本报讯 10月12日,2025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下文简称大师赛)在上海圆满落幕。在为期两周的赛程中,上海共接待了来自全球各地的25万名观众。为了更好地保障赛事的运行,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杉达学院等高校筛选了650余名志愿者,其中不乏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赛场上球员们用一次次完美的击球来回馈观众,赛场外志愿者“小青凝”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竭诚做好赛事服务。

    跨国协作,志愿服务无问西东

    语岚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一名俄罗斯籍留学生,也是本次大师赛中央场馆看台指引的志愿者。在俄罗斯时,语岚也有过志愿服务的相关经验,但提及本次大师赛的志愿服务,她仍感叹上海赛事规模之大、观众之多,“中国的志愿者伙伴非常热情,每当我遇到困难,他们总会主动相助。”

    韩国留学生金永权负责户外咨询台,面对上海十月的高温,他笑称“对身体是一场考验”。对此,赛事方为志愿者准备了充足的冰袋等防暑物资,保障服务顺利开展。

    据悉,本届大师赛期间,境外观赛人数约占10%,面对外籍观众,这些外籍志愿者也成为连接各国观众的桥梁。语岚会主动用俄语引导俄罗斯观众,甚至客串“上海导游”。

    金永权也不例外,某天在岗位上工作时,有位孕妇急匆匆地走向咨询台,得知这名孕妇是韩国人后,金永权主动上前用韩语与她进行交流。当得知这名孕妇出现头晕的症状,他立即从咨询台走出,一边快速前往医疗点,一边用韩语安慰孕妇。直到看见孕妇脱离危险,他才放心离开。“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成为“名片”,让更多人奔赴上海

    当外籍志愿者应接不暇时,中国志愿者也主动补位,展现青春担当。鞠佳彤在博物馆讲解岗位服务时,遇到几名韩国观众询问。虽不懂韩语,但她灵活使用AI翻译软件,成功解答问题,让游客满意而归。

    为了做好讲解工作,鞠佳彤在私底下也没少花功夫。“为了避免讲解过程中出现错误,我私下会先查资料,然后把这些背下来。”她的专业表现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某天博物馆中来了几名网球运动的“狂热粉丝”,鞠佳彤惊喜地发现,她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做到对答如流。对方也忍不住地称赞道:“你的回答太专业了。”

    对于很多志愿者来说,工作虽然很辛苦,但观众的一声赞扬、一句鼓励就足以让他们鼓足精神。金永权面对观众咨询时,总是能给出细致、专业的回答,因此给不少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告诉记者,有一次回答完观众的问题后,对方问他:“你明年还会继续来当志愿者吗?如果你还来,我会很愿意来看比赛的。”而这句话,给了他莫大的鼓舞。

    “上海的服务真好,志愿者都很棒!”或许已经成为所有观众的共识,这些志愿者用自己的微笑、行动和热情,成为上海的一张张“名片”。他们的服务不仅让境内外观众感受到了上海的温暖和友好,也让更多的人因为他们的表现而愿意奔赴上海,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6“小青凝”以服务绘就城市“活名片” 见习记者 张振宇2025-10-14 2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