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1912年,在上海福州路的惠福里,来自广州的“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创立了审美书馆,他们以《真相画报》为旗帜,发出中国画革新先声。至此,岭南画派与上海这座城市建立了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113年之后,“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落地上海,让沪粤两地观众都倍感亲切。此次展览也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迄今在上海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广东美术大展,此次展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旅厅、广东省文联指导,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展览汇集350名从近现代到当代的岭南美术名家代表作品800余件,系统梳理并全面呈现广东美术百年间辉煌成就,也向人们述说岭南艺术发展与上海的渊源。
上海的“海派”就是海纳百川,各地画家云集于此,不同风格和理念在此交织碰撞。而广东画家显然在这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林风眠从上海出发开启艺术求学之路,将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与构图与中国古典审美深度融合,本次展出的“彩墨画”《青衣仕女》,便是他艺术探索的经典成果。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