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观点

在莫言之邀里,接住历史的涟漪

文/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本文字数:1030

    【文/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莫言先生数月前在广东惠州,以一句兴之所至的上联,发出“英雄帖”,“悬赏”一等奖人民币10万元,邀请大家来对下联。近日,一位名叫宋珂嘉的21岁年轻人胜出,引发热议。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关注?除了莫言先生的名望,还因为传统文化的趣味在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中泛起的涟漪。

    这次莫言参观了广东惠州的百年客家围屋碧滟楼后,有感而发,出了“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十字上联,并“向天下文友敬求下联”。他的上联粗看并不高深,但细品却是气势恢宏,既有文字设计又有历史底蕴,比如“南阳”和“南洋”,是谐音,也是指客家先民叶氏从河南南阳经惠州到东南亚的迁徙奋斗轨迹,而“根深叶茂”在赞叹客家人遍布天下的同时,又巧妙藏了“叶”这一姓氏。

    宋珂嘉对的“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被莫言领衔的评委团定为魁首,诗人欧阳江河盛赞其为“多年难遇的绝对”。但有一说一,相较于莫言上联的易懂,这个下联大部分人看完是愣住的。

    看不懂,却又被大师评为第一,它到底好在哪里?全民的兴趣,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大家翻字典查资料听解读,终于明白小伙子是通过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二十八星宿概念,来阐述客家人的发展历史,也用星空和大地的对应,在技巧、意境、气势上完成了和莫言先生的唱和。弄明白了星宿理念再看这下联,确实能让人激动,也引发不少网友开动脑筋给出自己的下联,有一些确实还不错。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只用“六六六”走天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习的快乐,掌握知识的快乐,其质量和持久性,远非那些瞬时快乐可比。

    小小一副对联,常常因为其中的巧妙设计,让人拍案叫绝。发展到后来,对联就成了雅俗共赏、市井流行的文化活动。无论是这一次“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的风雅,还是类似“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样被大家耳熟能详的鲜活对子,都展现了这种文化趣味的生命力。

    这种传统文化的趣味,也给各地文旅部门提了个醒:当地人文风土的推广不是只有博眼球一条路,我们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取之不竭的宝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观点 A08在莫言之邀里,接住历史的涟漪 文/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2025-10-26 2 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