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伸出手触摸这块展台上的线形文字……”2025年10月18日,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内,十余名盲人伙伴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循着讲解,用触觉感知历史,用听觉捕捉文明。这场特殊的活动,由上海本土助盲公益组织“光之翼”发起,该组织是由两名80后中途失明者(因疾病或意外导致弱视或全盲的人)向阳与王盈共同创立的。
自去年六月至今,“光之翼”已在上海开展了15期Citywalk徒步活动,路线无一重复。他们以“文化场馆+公园互动”为特色,精心设计适合盲人参与的路线,不仅带领视障伙伴用脚步探索城市的各个角落,更帮助许多曾长期封闭在家的人,重新获得了走出家门的勇气与能力。
青年报实习生 边宇琳 记者 马鈜
城市徒步
从未重复的定制路线
从苏州河畔到徐汇滨江,“光之翼”助盲公益已在上海成功举办了15期Citywalk城市徒步活动,每一条路线都没有重复。这份“不重复”的背后,是领队向阳的精心策划、志愿者的实地踏勘,更承载着两名中途失明发起人的初心。
向阳和王盈都是中途失明者,2023年11月,他们作为参与者加入其他助盲徒步活动,却留下失望的体验,向阳回忆道:“活动中领队只是一味赶路,没有解说,对我们来说,这和在家门口走一圈没区别。”正是这次经历,让他们萌生了自己组织徒步活动的念头。
“上海有这么多文化资源和风景,为什么不能带大家真正感受呢?”2024年6月1日,“光之翼”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校区沿苏州河开启了第一场活动,从此踏上了为盲人伙伴定制城市徒步体验之路。
“路线设计要有始有终,开头确定一个文化场馆,结尾要是能互动的公园。”向阳有着清晰的路线逻辑。他会先在网上检索信息,结合季节与文化特色确定首尾。比如近期举办的世博会博物馆专题活动,正是因为恰逢希腊展展出,能让伙伴们在专业讲解下触摸古希腊文明,所以被确定下来;而终点通常会选在公园,留足时间让大家玩游戏、分享感受,让活动有温暖的收尾。确定首尾后,他便沿线筛选有独特体验或值得讲解的场所,提前与场馆沟通对接,同时协调志愿者的空闲时间,确保活动能在周末顺利开展。
路线方案初定后,志愿者会提前实地考察安全事项:查看道路是否平坦、出发点有无空地用于破冰、终点公园是否有合适区域给大家互动。王盈则在路线确定后,负责搜集文化场馆资料,精心打磨解说内容,用生动的语言为伙伴们勾勒出建筑的轮廓、历史的脉络,让看不见的风景变得鲜活。
改变生活
从封闭卧室走向广阔城市
二十多岁的小光(化名),曾因视网膜色素变性陷入漫长的黑暗中。这种在中途失明患者中常见的疾病,起初只是视力缓慢下降,可到了后期,视力便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彻底封闭自己,长期待在家中,连小区里的花园都不敢踏入,“像走迷宫一样,每一步都怕摔倒”。那时的她,和许多中途失明者一样,被困在狭小的空间里,连出门都需要鼓起巨大的勇气。
“光之翼”徒步活动启动后,向阳想起在之前盲人聚会中听说的小光,便邀请她参加活动,却屡遭拒绝。“我特别理解,从家到地铁站的路都不好走,她没勇气出门很正常。”向阳没有放弃,不仅定期分享活动,还特意告诉她:“我们有志愿者可以接送,上海地铁也有全流程无障碍服务,从进站到出站都有工作人员协助,你放心。”
终于,这份坚持打动了小光。在父亲的陪同下,小光参加了她的第一场团队Citywalk活动。走在开阔的城市道路上,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听着王盈讲解沿途的建筑故事,再到公园里和大家一起玩互动游戏,小光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
这次活动成了小光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她开始主动报名参加更多活动——在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残联”)的康复培训项目中,她学会了使用盲杖进行定向行走,掌握了用读屏软件操作电脑、手机的基础技能。现在的她已经能独自从家走到地铁站了。
这样的改变并非个例。向阳表示,已经有好几名伙伴在团队的帮助下开启了新的生活:有人从不敢说话变得开朗健谈,有人主动学习生活技能,还有人尝试起新的爱好。“我们想给中途失明者一个‘走出来’的契机,不仅是身体走出来,更是心理走出来。”
直面困境
守护更多“看不见的伙伴”
目前“光之翼”已帮助不少人,但向阳和王盈还面临诸多挑战。最让他们牵挂的,是那些“隐形”的受助者——上海残联注册的盲人约有五六万,可在向阳的观察中,真正能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的,可能只有一两成。
“很多中途失明者无法接受视力丧失的现实,迟迟不愿办理残疾证;还有人不会使用手机读屏软件,与外界断了联系。我们找不到他们,他们也不知道我们这样的组织。”为了打破这份隔绝,向阳和王盈特意创立了自媒体账号,发布复明知识科普、城市徒步活动分享等内容,希望借助线上传播,让更多不知所措的失明者看到希望。
资金压力同样现实。目前团队所有活动的经费,包括为每名参与者购买的意外保险,都由向阳自掏腰包。为了让公益能持续走下去,在残联的帮助下,向阳开启了创业项目——这不仅是为了筹措资金,更是为了他和王盈更远大的计划:为中途失明者打造系统化培训体系。
“我们想先教大家定向行走、烹饪等基础生活技能,帮他们重建独立生活的能力;之后再开展职业培训,打破‘盲人只能做按摩’的刻板印象。”他们还有一个更温暖的梦想:培养更多盲人成为徒步领队。目前,这个创业项目已通过残联评审,向阳正在接受专业的创业指导,“希望能用创业所得反哺公益,让更多伙伴受益”。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