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

民族舞剧《红楼梦》上海迎来第400场演出

以舞蹈语汇书写中式美学

记者 冷梅

本文字数:1092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本报讯 10月22日至26日,由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民族乐团联合出品,黎星工作室联合制作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多日,10月25日晚,该剧在上海迎来第400场演出。大幕升起又落下,两个多小时的演绎如诗如画,中式美学在肢体流转间绽放出雅致而浪漫的光华。

    这一晚,是民族舞剧《红楼梦》自2021年试演以来的第400场演出。谢幕时,舞者们第400次向台下的观众致意,座席间爆发出最真挚的欢呼与掌声,持续十余分钟而不息,共同致敬这段缱绻瑰丽、跨越时空的“红楼一梦”。

    主办方坦言,这400场,是走向人民、献给观众的400场。4年来,剧组跨越山海,走进41座城市,吸引近60万名观众走进剧场,只为让更多人“入梦红楼”。一串又一串数字的背后,是无数观众用脚步踏出的热忱,是传统文化在当代舞台上的生动回响。

    就在不久前,10月15—16日,民族舞剧《红楼梦》刚刚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完成了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角逐中国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文华奖”。尽管最终评审结果尚未揭晓,但剧组全体人员以极高的艺术水准和饱满的舞台表达,交出了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

    百场如一,是艺术的坚守,更是初心的映照。从首演至第400场,民族舞剧《红楼梦》始终以虔诚的态度,面对每一方舞台、每一名观众。在重庆完成评审演出后,剧组未停步于对荣誉的期待,而是继续东行上海,以第400场演出回馈观众。

    民族舞剧《红楼梦》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获评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登上央视《国家舞台》和B站跨年晚会;作为“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之一在京展演;去年更是成功出海,首次在新加坡连演四场,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文化自信。

    “没有观众,就没有这400场的坚持。这份坚持,离不开以黎星、李超为代表的每一名主创和主演,他们用年轻的艺术审美共同打造了这部艺术作品,展现《红楼梦》中的人生百态。”江苏大剧院总经理、民族舞剧《红楼梦》出品人廖屹表示,“是大家的掌声、眼泪与不离不弃,支撑着我们一路走到今天。”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文化 A08以舞蹈语汇书写中式美学 记者 冷梅2025-10-28 2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