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银发课堂”涌动青春潮

——上海老年教育活力观察

记者 刘昕璐

本文字数:1795

    虹口区老年大学这几年加大招揽青年教师的力度,目前,90后青年教师已占全体教师比例是70.7%,其中95后占全体教师比例是46.3%,00后占全体教师比例是29.3%,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占全部90后的96.6%。2025年的招聘中首次有了00后加盟。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和“青春养老人”开始步入养老院发挥专业才干相似,近年来,更多的年轻人和高学历人才愿意并喜欢投入老年教育工作中。他们专注,有爱心,更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方法和创意。

    就虹口区老年大学来说,这几年它加大招揽青年教师的力度,目前,90后青年教师已占全体教师比例是70.7%,其中95后占全体教师比例是46.3%,00后占全体教师比例是29.3%,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占全部90后的96.6%。2025年的招聘中首次有了00后加盟。

    “他们全部毕业于‘985’或‘211’高校,他们的加入,给老年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气象,有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全新的师生交融方式,有全新的教学内容、全新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全新的数字化的学习体验,全新的老年教育新活力、新生命。”虹口区老年大学校长张阳直夸这些年轻人的蓬勃活力。

    没有既定的教材,没有条条框框的“必须”,让这些年轻人得以尽情挥洒才华。可以说,正是这些年轻人的到来,加速激活既有课程的迭代创新。最近,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硕士刘敏,宁波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张梦诗以及东北师范大学的舞蹈硕士南紫柔还决定“组团出道”,作为90后年轻人,他们还跨学科联手创课。

    “我们这门课为‘敦煌文化课程’,核心是围绕敦煌‘飞天’主题来创排的。课程最大的亮点是融合,希望把中华传统绘画艺术、经典敦煌舞蹈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结合起来。”刘敏介绍,主创老师将借助AI的叙事、作词、作曲、作画等功能,让传统的敦煌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说是一门“传统文化+科技”的融合课。

    在教学中,这些青年教师不仅想发挥各自专业所长,也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老年教育的热情,用当下的AI技术当“桥梁”,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活力,让“老传统”遇上“新科技”。

    “打破传统文化的传播边界,就是课程最亮眼的创新点。”三位老师期待,老年学员既能欣赏和学习敦煌舞蹈的柔美、敦煌绘画的精髓,又能接触并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技能,真正实现“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目前,这门充满创新和生命力的课程,正在积极创排中,预计在今年底明年初和学员见面。

    “我希望,未来还能把机器人和舞蹈结合起来,让老年人和机器人共舞。”南紫柔说。这个看似“大胆”的想法,正是她作为年轻教师的优势——敢于想象,勇于实践。她坦言,最初并没有预设过自己会走上这条路,“身边的同学大多去了中小学、高校或是培训机构,从事老年教育的非常少”,但在上海这一于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地方,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秋日的暖阳里,南紫柔望向学员,那明媚的笑脸,让她读懂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具象、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也得益于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而且,学员不仅仅报一门课程,很多达人基本上琴棋书画通吃,这种满满的活力也会打动我,让我有燃烧不尽的热情投入这份事业。”

    今年10月中旬举行的首届上海老年学习课程展上,聚集了一批首发新课,从金融素养防诈骗,到智能设备使用、线上社交等内容设计教学,到“新龄美”形象管理系列课程,上海正在多方位助力长者提升生活学识、审美与自信。

    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到这一蓬勃发展的老年教育事业中来,也让青春与夕阳在双向奔赴中辉映,照亮彼此的人生旅程,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温暖而深刻的印记,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注入力量和风景。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6“银发课堂”涌动青春潮 记者 刘昕璐2025-10-29 2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