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这场全球瞩目的盛会不仅迎来一批“老朋友”——往届首秀的“进博宝宝”已成长为全球创新明星,更将见证这些跨国医药巨头的全新突破:今年它们携全球首发智能眼镜、3D立体成钉腔镜吻合器等重磅产品赴约,用“全球创新、中国落地”的成果,再度诠释“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进博效应。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全球首发智能眼镜实现近视防控“精细化”
在依视路陆逊梯卡的展台上,星趣控的成长轨迹是进博会创新转化的鲜活样本。2020年第三届进博会,星趣控镜片凭借独创的H.A.L.T.高非球微透镜星控技术全球首发,成为当年“最受关注的光明展品”;如今五年过去,这款“进博宝宝”将在第八届进博会上完成跨越式进化——全球首发星趣控智能眼镜,从单一镜片升级为“智能硬件+专业镜片”的整合方案。
这款首秀的智能眼镜,核心亮点在于“双升级”:镜片搭载全新H.A.L.T.MAX技术,通过增加微透镜屈光力与非球面性,形成距离视网膜更远的2倍非聚焦信号区,延缓近视加深效果较前代显著提升;智能镜架则内置监测模组,可精准记录孩子每日戴镜时长。要知道,离焦镜片需保证12小时以上持续佩戴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这一功能让近视防控首次实现“精细化管理”。
首秀“血管钙化终结者”聚焦心血管
第八届进博会上,雅培将带来十余款亚洲/中国首秀、首发产品,其中Diamondback 360™冠状动脉轨道旋磨系统被业内称为“血管钙化终结者”,是心血管领域的焦点首秀产品。
这款旋磨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一体双效”:依靠高速旋转的偏心性钻石涂层旋磨头,既能击碎血管浅层钙化“拦路石”,又能松解深层钙化、打开血管“紧箍咒”;更关键的是,它可通过单一尺寸旋磨头,处理不同直径、不同类型的钙化血管,还能360度全方位覆盖病变,为后续支架、球囊介入治疗扫清障碍。
而雅培往届的“进博宝宝”已落地救人: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首秀的AVEIR™ DR双腔植入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今年已正式在中国获批上市。67岁的傅阿姨(化名)曾患严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常低于40次/分钟,稍动即胸闷气短,借助博鳌乐城政策,她成为内地首名植入该起搏器的患者。“术后妈妈心率稳定在60次/分钟以上,现在能练瑜伽、短途旅行。”傅阿姨女儿的分享,让“进博展品”充满温度。
沉浸式设备让药物作用“看得见”
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进博全勤生”,诺华今年以“价值与信赖”为主题打造三大展区,除近20款覆盖多疾病领域的重磅产品外,首秀的沉浸式药物作用体验设备将让复杂医学原理“变简单”。
在“聚焦创新”展区——诺华的“明星展台”,观众戴上这款尖端空间计算显示设备,就能“穿越”到微观世界,以第一视角直观看到创新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过程:从药物分子与靶点结合,到阻断疾病进展的关键环节,原本抽象的药理机制变得生动易懂。展区内还集结多款盖伦奖获奖产品,既有今年新增适应证的重磅药物,也有往届备受关注的“进博宝宝”。
给药时间缩短至5分钟为患者“减负”
同样是“进博全勤生”,强生今年以“质愈新生”为主题参展,旗下医疗科技与创新制药业务带来百余款产品,其中全球首款3D立体成钉腔镜吻合器、中国首秀的5分钟给药埃万妥单抗注射液等十余款首秀成果,延续“每届进博会都有新突破”的传统。
医疗科技领域的ETHICON™ 4000 3D立体成钉腔镜吻合器,是外科手术的“创新利器”:其独家3D立体成钉技术,能让每一枚吻合钉以更贴合组织的角度固定,大幅降低术后出血、渗漏等并发症风险;同期首秀的还有中国首款“本土智造”HARMONIC 7s超声刀,专为中国临床需求定制,精准切割与止血性能双升级,进一步提升手术效率。
2025年4月刚获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埃万妥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进行中国首秀,相比传统静脉输注方式,给药时间从5小时缩短至5分钟内,大幅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的就医负担;针对重症肌无力的尼卡利单抗、治疗膀胱癌的INLEXZO™等新药也同步亮相,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