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以前“请假看病”现在“午休搞定”

上海开出“楼宇门诊”良方 织密家门口的健康网

记者 顾金华

本文字数:1303

    特色门诊成为商圈白领的“健康充电站”。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摄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本报讯 “以前颈椎疼要请假去大医院排队,现在午休步行5分钟就能做针灸,太方便了。”在徐汇区龙华西岸数字谷附近互联网企业工作的李女士对记者感叹。医疗服务的温度,正藏在“家门口”的便捷与专业中。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市卫健委实地采访了解到,2025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进社区康复中心、护理中心、门诊手术室及中医药特色巡诊站点建设,不断夯实医疗服务网底。其中,作为中心城区的徐汇区积极响应,结合区域实际创新实践,不仅实现基层医疗服务能级跃升,更精准对接包括白领在内的各类人群需求,让“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型理念落地生根。

    2025年,上海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按下“加速键”,一批民生医疗项目接连落地。截至目前,全市新增10家社区康复中心,累计达153家;新增66家社区护理中心,累计达158家;首批60家社区标准化门诊手术室建成投用,三大服务阵地实现覆盖面与服务质效双提升。

    紧跟市级部署,徐汇区结合区域特点推进医疗服务升级,2025年新增2家社区康复中心、2家护理中心、2家标准化门诊手术室,累计数量分别达9家、9家、2家,实现全区康复、护理、外科功能全覆盖。同时,建成19家中医药特色巡诊站点,形成“一院一特色、一站一品牌”的服务格局。

    针对辖区商务楼宇密集、白领人群集中的特点,徐汇区创新推出“楼宇医疗服务”模式,精准破解职场人就医难题。

    记者看到,其中龙华西岸数字谷服务站作为典型代表,专门开设失眠、肩周炎、颈椎病等特色专病门诊,配备体质辨识仪、舌诊仪等智能设备,为白领提供精准诊疗。

    斜土滨江服务站则推出“午间康复套餐”,针对鼠标手、腰椎病等职业伤病提供定制康复方案,配备专业康复师指导功能训练,结合三伏贴、养生茶饮等中医药服务,成为周边商圈白领的“健康充电站”。

    徐汇区的医疗服务创新不止于白领群体。在居民聚集区,中医药站点融入“生活盒子”,与社区食堂、文体中心联动,推出节气药膳、养生功法教学等服务;在小区周边,通过“中医健康汇客厅”开展专家巡诊与健康管理活动。

    精准服务换来了群众满意度的提升。数据显示,徐汇区社区康复与护理就诊人数年增长率超50%,中医药站点就诊人次同比增长超30%,中医诊疗占比达70%。其中,华泾社区的“脑瘫儿童链式康复”服务20余年来接诊全国患儿3000余人,康健社区“安宁疗护”成为全国标杆,漕河泾社区“智慧居家护理”获评国家级案例。

    从儿童到老人,从居民到白领,上海正以社区为支点,用精准、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上海建设筑牢基层根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6以前“请假看病”现在“午休搞定” 记者 顾金华2025-11-01 2 2025年11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