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中药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该意见着重强调,要大力支持中药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以及博士点的布局与建设,以此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专业人才。那么,中药学类包含哪些学科?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显示,中药学类包含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藏药学、蒙药学、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等专业。
中药学,专注培养具备中药鉴定、炮制、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能力的人才。课程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等。学生能掌握中药研发、生产、应用的知识与技能。
中药资源与开发,设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培养掌握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知识,能从事中药资源调查、鉴定、保护等工作的人才。
藏药学,聚焦藏医学与药学知识融合。课程涵盖藏医概论、藏药炮制学等,旨在培养掌握藏药学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从事藏药研究、生产、鉴定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蒙药学,融合传统蒙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课程涵盖蒙药方剂学、蒙药鉴定学等。旨在培养掌握蒙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蒙药炮制、鉴定、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高素质人才。
中药制药,融合中药学与制药技术。课程涵盖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等,让学生深入掌握中药知识。培养目标为塑造具备中药制剂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能力的专业人才。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核心开设中药学课程,系统学习药用植物学等。学生能熟练掌握药材培育、采收加工,以及真伪优劣鉴别的技能。
(来源:阳光高考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