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大戏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 小语种戏再成生力军
2018-12-14 文娱

音乐剧《卡门·古巴》剧照。

上海迎来了“苦寒”,但对戏剧爱好者来说,冬天里的一把火正在点燃——热情似火的拉美风音乐剧《卡门·古巴》,从12日开始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开演,这也标志着一年一度的“年末大戏”拉开帷幕,共3部大戏将陪观众跨年。“这部作品是小语种音乐剧,文化广场对于它的关注与青睐,是因为语言的背后其实代表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审美风格。”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告诉记者。

青年报记者 陈宏

当经典卡门遇到古巴文化

《卡门·古巴》改编自比才著名歌剧《卡门》(Carmen),音乐剧集结了包括曾执导音乐剧《国王与我》的世界知名音乐剧导演克里斯托弗·伦肖,曾因大热音乐剧《汉密尔顿》及《致埃文·汉森》荣获托尼奖最佳编曲的阿列克斯·拉卡莫在内的多位顶尖主创,是近年来少见的西班牙语音乐剧佳作。当然,这部音乐剧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经典歌剧和古巴文化的完美融合。

歌剧《卡门》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及影响力,而通过《卡门·古巴》这一全新的音乐剧作品,将这部近两百年历史的经典作品重新赋予了活力。对此,本剧导演克里斯托弗·伦肖表示,将《卡门》的故事发生地选在令人心驰向往的加勒比岛国——古巴,是因为“1954年的电影《卡门·琼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想将《卡门》的故事及音乐改编为拉美版本。”

在戏剧和音乐上,《卡门·古巴》遵循了《卡门·琼斯》的结构,重新改编剧情,并创编了全新的音乐和舞蹈元素。在音乐剧中,卡门成为了一位自豪的、在古巴革命时期追求个人自由的古巴女性,她的坚持不仅还原歌剧人物中的特性,也展现了一种特别的古巴精神。

剧中,各种古巴元素轮番登场,古巴革命、古巴雪茄、古巴舞蹈,此外还有很多古巴文化里的笑话和笑点。当然,将古巴音乐和原来的经典歌剧相融合,更让人啧啧称奇。作为百老汇最炙手可热的编曲,阿列克斯·拉卡莫因为有古巴血统,所以他很热情地参与了改编,他在比才原有的旋律中加入了包括曼波、恰恰等丰富的拉美色彩。舞台上,通过大型拉丁乐队的现场演奏,使得热情奔放的卡门被赋予更令人信服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拉卡莫将歌剧《卡门》和音乐剧《卡门·古巴》架起了一座桥梁,重溯了其中一些经典曲目的起源,譬如,哈巴涅拉这一音乐类型正是来源于古巴。

“这样的改编让我非常兴奋,因为最终它们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我觉得普通观众也很容易被这个里面的音乐洗脑。”他说。

小语种戏再成年末大戏生力军

《卡门·古巴》是文化广场又一部小语种“年末大戏”。作为音乐剧爱好者等待一年的单元,“年末大戏”历来都会选择重量级大戏上演,但近年来,非百老汇、伦敦西区这样传统音乐剧重点区域的音乐剧,成为了“年末大戏”的生力军,体现了文化广场在引导方面的努力。

当然,这部音乐剧尽管是古巴音乐剧,但它的制作团队堪称是“联合国”,各种元素的融合,让它可以得到各地观众的认可。从2016年巴黎夏特勒剧院首演,到今年的欧洲巡演,《卡门·古巴》收获了压倒性的好口碑。在伦敦以艺术高度和苛刻评论著称的沙德勒之井剧院连演三周,更是一票难求。作为文化广场今年呈现的首部年末大戏,《卡门·古巴》不仅为亚洲首秀,也是此次国际巡演中的亚洲唯一站,将为上海观众献上15场演出。

在上海,观众也毫无隔阂感,不仅能被热辣的拉丁音乐和舞蹈所感染,在文化的接受程度上,同样令人惊叹。对此,在剧中扮演“夫人”一角的阿尔比塔·罗德里格斯毫不感觉意外,这位曾两次荣获格莱美奖及艾美奖,拥有14次格莱美奖提名及4项艾美奖提名,并曾被授予古巴艺术界最高奖项“古巴国家文化奖”的著名演员表示:“中国文化和古巴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文化对古巴有很大的影响,比如饮食,甚至在音乐方面也是,我们有一种音乐形式的乐器,来源就是中国乐器。所以这次能来中国演出,我们也非常高兴,感觉像回家一样。”

这样的包容性,也是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之前,除了主流的英语音乐剧,文化广场还引进了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莫扎特》,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摇滚莫扎特》等等,这次轮到了西班牙语。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具有吸引力的音乐剧绝不仅于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不同语种的音乐剧,既开阔了观众对于音乐剧的全球视野,同时也是我们自信于‘走中国特色音乐剧道路’的文化佐证。”费元洪说。


青年报记者 陈宏

原标题:年末大戏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

来源:青年报

阅读全文 返回上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