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24小时”不断延展
2019-02-27 文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受访者供视频

去年成为一道城市文化风景的“上海艺术24小时”今年将继续。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定于3月23日到24日举行的第二届艺术24小时,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进一步的延展,应该说这个艺术活动的内涵更为丰富了。

24小时变48小时

所谓艺术24小时,就是在某一天里,一座城市的一批艺术场馆进行联动,推出具有相互呼应关系的展览,推出可以参展所有场馆的通票。去年首届上海艺术24小时,因为在全城掀起了一股参观艺术展览的热潮,而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上海艺术24小时的风头更劲了。确切地说,首先是时间长度的延展。去年活动是在5月26日举行,虽然热闹,但只有一天。“艺术24小时”是名副其实的。但今年活动变成了在3月23日到24日连续举行两天,24小时变成了48小时,这样艺术场馆联动的时间更为充裕,使得各种活动充分展开有了可能。

空间上也有了大幅度延展。去年上海有超过40家美术馆及画廊参加了艺术24小时的活动。今年则有20家美术馆和博物馆、30多家画廊和艺术空间、50余家餐厅和设计概念店共同参与,打破生活和艺术的界限,构建起一场艺文嘉年华。应该说,今年艺术24小时的内容是极度丰富起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注意到,今年参与艺术24小时的艺术场馆一改上一届以民营场馆为主的情况,变为民营展馆和国有展馆并进的局面。很多艺术展览都将在活动期间推出重磅展览。包括复星艺术空间的“草间弥生:爱的一切终将永恒”展,龙美术馆的“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展,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匠心绘影——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影海报展“等等。

当然,不断延展之下,运营成本也在提高。所以通票的价格也从去年98元上涨到今年的156元,但是据说如果要将这些展览的票价加在一起,总价将超过1300元。

艺术24小时让观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上海艺术24小时”之所以在近年能成为一道文化风景,就是因为这个活动让平时相对独立的一个个艺术展览在活动期间成为一体,这么多艺术盛宴同时开席,形成一股合力,让观众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心理中都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冲击,当然也激发了他们参与艺术活动的欲望。

记者了解到,在国外也有类似于“艺术24小时”的活动,它把城市的美术馆联动起来,通过艺术通票的形式,让大众在当日可以参观更多的美术馆。上海虽然不是这个活动的发源地,但绝对是发展之地,因为过去从没有这么多艺术场馆这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参与进来。活动主办方艺术24小时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艺术24小时”希望能给大众多一个走进美术馆的理由,观众不妨把“艺术24小时”理解为一个艺术的节日,就像双11、双12购物节所带来的购物狂欢。

同时,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上海艺术24小时”将渐渐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这对上海文化品牌的建设也是有重要促进作用的。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注意到,此次艺术24小时的展览涉及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其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这个平台上碰撞,激发出很多艺术的火花,这正充分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精神气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受访者供视频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阅读全文 返回上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