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波:“硬科技派”创业样本
2019-03-0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文 常鑫/图、摄 杨诚/剪辑 受访者供图

2007年在读博期间,谢应波和几位同学怀揣“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创业,这家“硬科技派”企业从最初的20万元起家、只有1名正式员工、年销售额仅为3000元的‘蚂蚁式’企业,发展到如今公司员工超过500人,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大企业。

对于获得的一切,2019年2月谢应波在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的荣誉后后感恩道:“如果没有在校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如果没有获得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的20万元启动资金,如果没有团市委对青年创业人才的精心培养,如果没有‘科技小巨人’、新产品开发等政策性资助,泰坦科技实现梦想之路将无比困难。

萌动|创业计划大赛启发创业心  

11年的持续奋斗,让谢应波从大学生创业企业脱颖而出,成长为科技服务行业的领先者和变革者,他可谓校园创业成功的少数派,有很多人惊诧他第一次创业就成功了,而这一切并非无缘无故。

2000年前,谢应波第一次走出重庆西部的小县城,来到上海在华东理工大学求学。家境并不宽裕的他进校后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勤工助学,不仅管理过学校书报亭,还建成当时学校首个电脑培训服务中心,负责调配和管理学校勤工助学的学生们的工作安排,靠着多项奖学金和打工收入,他不仅顺利地解决自己大学四年的所有开销,还在全校师生中建立了威望。

2004年,谢应波考上了学校的硕博连读,世界悄然给他开启了另一扇窗。

读研究生期间,谢应波在做好课题和产业化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校内外的多项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一次,他带领6名同学参加了一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得了银奖第一名,这让谢应波的团队很不甘心,分析与金奖失之交臂的原因,他们认为是输在了在答辩环节的一个问题——增值税发票税率是多少?当时谢应波的团队都是理工科学生,被这个问题问懵了。止步于银奖第一名,没拿到金奖,让不服输的谢应波有了创业的冲动,“为了争口气,我们都应该真正创业一回,才能知道自己行不行。”

谢应波和团队认真调研分析后认为,中国正处在转型期,需要科技创新来提升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而他们当时在做实验时,切身感受到当时中国科学服务业的落后带来的种种不愉快,比如高端仪器、高端试剂及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都被国外企业垄断,不但售价高,并且服务能力跟不上。国内实验室的物质匮乏和技术落后还造成了科研人士不少的实验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科学服务业早已成熟,于是他和5个同学决定参考国外科学服务业的模式创业,说干就干,他与团队在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申请了20万元天使基金,并于2007年10月成立上海泰坦化学有限公司(现名为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泰坦之名最初是因为谢应波和室友们打着网络游戏,谢应波这个博士生赢得游戏中的第一个宝贝——名叫“泰坦戒指”。给公司起名时,他们获悉“泰坦”这个词在古希腊神话中是一个古老神族的名称,它寓意着创造神话和传奇,于是给公司起名上海泰坦化学有限公司。这群学子希望能够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创造自己的传奇,怀揣产业报国的初心,通过自主创新,自创品牌,打造一家受人尊重的科技型企业,“做中国科学服务首席提供商”。

奋斗|实验室里熬出来的CEO

3月初的一天,春雨蒙蒙。

坐落在桂林路上的泰坦创新研究院外部古色古香,内里装修精美,在二楼落地窗前饮茶的谢应波却怀念起创业之初在实验室奋斗的岁月。

“创业后,我第一天正式办公日是2007年10月3日,那时上海科创中心孵化器提供给我们三个免费办公桌。”谢应波回忆,在此之前他们一直在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宿舍做准备工作,5个人挤在两个床位上,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除了无限的激情和期望,其它什么都不想。

创立于2007年泰坦科技,可谓真正的零起点创业,创始团队大多出生于农村,无人脉,无产品,无客户,谢应波和团队认准“搞科研的人都务实,产品好,性价比高,就会认准供应商不动摇。”于是他们先闷头搞研发,把试剂等产品尽量做到极致,再去找客户,于是过上两点一线的研发生活。最初,华理科技园是谢应波和团队待得最多的地方,由于缺少资金,他们四处租小公司的实验室用,一般租金300元一天,如果用的仪器多会加价到500元一天。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实验室,开发出更多的产品,谢应波常常清晨7点多到实验室,深夜才离开。“创业初期为了开发新产品,创始团队连续三年没有回老家过年,大年三十还在租来的实验室通宵达旦开发新品。”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稀缺性,加上谢应波的团队敢于试错,弯道超车,他们的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迅速扩张。

“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下,我就这样带领大家一起创业,正是他们的信任和包容,才有创始团队一直坚守与共同成长。”谢应波回忆由于初创团队主要是理工科生,在企业管理和财务方面,面临着不少问题。于是2011年,他四处招揽人才,曾向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伸出橄榄枝,向自己的初中同学—一家上市公司产品研发负责人发出邀请函……。尽管谢应波开出的价码并不高,但受他们的企业愿景的感染,有伙伴从北京举家前来,有伙伴放弃外企优厚待遇,有伙伴离开国企管理岗位,加入泰坦科技。

足够的人才和新注入的资金,让泰坦科技走出快速发展道路,也让谢应波放心走出实验室。“我依然主管研发,但工作重心从实验室转到内部经营”。

期待|引领“骑士团”在科技界腾飞

多年来,上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努力和付出,这让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吃上“定心丸”,他们在申城崭露头角,并展现出竞争力强、活力足、业态新等特点。谢应波表示,泰坦科技就是见证者之一。

“十一年间,泰坦科技得到了团市委、市科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徐汇区政府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可以说,如果没有在校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如果没有获得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的20万元启动资金,如果没有团市委对青年创业人才的精心培养,如果没有‘科技小巨人’、新产品开发等政策性资助,泰坦科技实现梦想之路将无比困难。近两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带来的积极成效,职能部门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型创新企业倍加呵护。对此,我们始终心怀感恩。”

十一年的持续奋斗,泰坦科技已经成为国内科学服务行业民企规模最大和成长最快的企业,其打破国外巨头对化学试剂的垄断,自身的销售额和利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他们申请了80多项发明专利,已经成功服务3万家客户,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超过150家,国内985和211工科高校全覆盖,每年为超过100万科学家和质控人员提供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2018年泰坦还成功为委内瑞拉整个国家提供科研物资供应,首批58万件产品全部投入使用。

不过,近年来,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很多企业家倍感困扰与压力,那么,谢应波未来又将如何闯关夺隘,抓住机遇呢?

谢应波介绍泰坦科技近年都处于高速发展状态,这可以从每年年初该公司根据战略制定一个年度关键词可以看出,2015年是亮剑,2016年是逐鹿,2017年是征伐,2018年是怒放,而2019年的关键词为“引领”。

“2019年,很多企业面临着国外很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国内生产要素成本还会持续增加,对传统企业来说,不得不通过创新驱动来转型升级。”但谢应波表示自己无所畏惧,他介绍2018年国开行全资子公司国开科创已成为泰坦战略股东,“2019年正是泰坦发展机遇期,我们更要抓住实业经营本质,带好泰坦骑士团,继续奋斗拼搏,降低行业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客户体验,一定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上海正在建设“五个中心”和打造“四个品牌”,谢应波呼吁青年创业者,要抓住未来产业互联和协同创新的发展新机遇,静下心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沉住气做好自身企业经营,坚定产业报国决心,为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贡献新力量,服务全国,走向世界,争做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企业家。 

春为岁首,谢应波和他的团队正携带希望与梦想出发。


【寄语青年创业者】

希望青年创业者心怀梦想,从点滴做起,沉住气,静下心,做好自身企业的经营,坚持努力前进行。

【记者手记】

“硬科技派”创业

要实干更要有企业家精神

在公司里,有员工称谢应波“龙骑士”。何谓龙骑士呢?

“因为我相信中国龙肯定会腾飞。”谢应波回答。

其实,这是热衷玩游戏的谢应波在公司里打造了一支“泰坦骑士兵团”,营造的一个“骑士文化”。据悉最顶层是龙骑士,为梦想而生,要做受人尊重的企业家,在泰坦科技,目前只有他与总裁2人拥有这样的称号。其次是圣骑士,再次是准骑士。不同的“骑士”也有着不同的考核标准与福利水平。此外泰坦的骑士团后备还有勇士旅、新兵营。

颇具游戏色彩的“骑士文化”走进现实,居然打造出一支颇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泰坦科技从11年前的20万元起家、只有1名正式员工、年销售额仅为3000元的‘蚂蚁式’企业,发展到如今公司员工超过500人,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大企业。创始6人团队保持最初合作阵形,不离不弃。

在中国,“硬科技派”创业者不少,他们抱着诗和远方情怀走进创业领域,却面临巨头们各种挤压,成功的概率很低,有时并非他们的技术不行,而是一个以科研成员为主的创业团体,怎样进化成一个创业团队是个难题。将游戏里的“骑士文化”打造成企业文化的谢应波,或许给“硬科技派”创业的创始人指出了一条成功之路,高科技创业团队要有凝聚力、战斗力,需要一点游戏精神,一些激励机制,创始人更要懂得共情,能用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去观察、更要懂得改变自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文 常鑫/图、摄 杨诚/剪辑 受访者供图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阅读全文 返回上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